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深入推动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admin8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14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深入推动创新发展 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将深入推动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当前我市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动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蕞大增量”?6月6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市级部门、部分区县和科研院所代表。

  增强重庆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大力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取得了积极成效。”市科技局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处处长周艳介绍,通过实施《重庆市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2019—2022年)》,我市已累计引进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等105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学家团队来渝开展合作,建设本地研发机构65家,集聚高层次人才团队4417人,其中包括院士团队15个、国家级人才153名。

  目前,这些研发机构已开展研究项目536项,开展产业化项目271项,孵化企业220家。2021年度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投入超10亿元。

  周艳表示,为进一步增强重庆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接下来,市科技局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在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方面,立足重庆优势,争取在渝建设国家实验室及其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科教基础设施。

  在引进科技创新资源方面,继续针对性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扶优做强一批落地快、发展好、潜力大的“标杆”机构,推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补链”“强链”。

  在推动引进资源融合本地发展方面,建立健全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融入本地发展的平台和渠道,常态化、精准化开展供需对接、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等活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作为市属科研院所,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四智两大两院’建设,更加积极地融入科技创新主战场,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规划处(研究室)处长李政刚表示,“四智”就是以“易智网”为龙头,以“重科智谷”为载体,提升“重科智库”高端智库产品,建成“智能制造”高端研发平台。“两大”就是大数据研究院和科技服务大市场,要作为标杆企业进行培育。“两院”就是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科检测院,作为有潜力、标志性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构建“环重科院创新生态圈”,进一步提升重科院的创新影响力、服务精准性、社会贡献度、市场占有率、发展质量和效率。

  科产城协同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

  “当前,我们正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推动科产城协同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介绍,目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已签约汽车软件等校地院地合作项目36项,金凤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正在加快推进。

  他表示,围绕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下一步,他们将以谋划工作路径为切入点,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等科技体制改革,编制产业技术图谱,厘清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提升创新工作战斗力。以打造创新平台为牵引点,打造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做靓金凤实验室,支持名校名院名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以推进校地合作为着力点,完善校地协同创新机制,统筹推进校地合作项目,以大创谷为核心,构建“一核六园多点”发展格局,打造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提升经济发展带动力。以优化科技服务为支撑点,完善科技孵化及企业培育体系,加强科技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

  “璧山区通过打造多个科技创新母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院经济’,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育苗’。”璧山区科技局副局长陈志强说,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例,成立两年多来,该研究院已汇聚发明专利200余件,累计孵化落地高科技企业21家,获得订单超6亿元。依托两大龙头企业形成“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康佳模式和“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园”的比亚迪模式,同时加强孵化团队建设,做实“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机制,全面打通了“人才—项目—风险投资—专利申报—成果转化—规模产业化—上市”全链条路径。

  他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西部(重庆)科学城等战略机遇下,璧山区将以功能布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市场主体创新、要素供给创新的“四重奏”奏响产业发展蕞强音,倾力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制造业发展新引擎,加速构筑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发展是头部要务,创新是头部动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市科协秘书长冯纲说,科协是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兼具群团组织和科技部门的“双重属性”,在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大有可为。

  他介绍,去年5月以来,市科协牵头实施了我市“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聚焦科技工作者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创新创造的关键堵点,形成20条工作清单,拿出“硬招”“实招”,让更多人在创新创造中奉献价值、成就梦想。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推进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我们将进一步建立‘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长效机制,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冯纲表示。

  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市科协还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人才、重创新的良好环境;认真落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科技人才工作的12条举措,聚焦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四类人才”分类施策,为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提供科协服务,让“近者悦、远者来”成为重庆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响亮品牌。

  “为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我们将认真实施‘重科英才’计划,设立2000万元的人才引育基金,重点引育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培育市级以上人才团队10个左右,形成以战略科技人才、一流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主体的人才体系,建成全市科技创新与人才服务高地。”李政刚表示。

  来源:重庆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科产城”融合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区

“科产城”融合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区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实习生 单倩澜   重庆出台24条政策支持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城将如何建设?4月26日,《关于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举行,来自重庆市科技局、重庆高新区、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的相关负责人围绕《意见》进行了深入解读。   打造有全...

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特色载体寻踪是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策划的特色载体专题栏目,将通过对载体进行走访采编,从载体的发展历程、特色服务到产业链条上的打通,以更多元的视角去呈现载体在孵化服务上的探索与成效。特色载体寻踪...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重庆日报消息,10月19日,2021全国双创周活动正式开启。重庆日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自2019年签约头部所院校以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培育、孵化、引进产业化项目约60个,成果转移转化近百个。   据了解,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打造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创+产业”创新集群,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打通协同创新全链...

中新科技合作园区花落重庆意味着什么

中新科技合作园区花落重庆意味着什么

  ▶未来3年,重庆两江新区将探索与新加坡联合打造中新(重庆)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标杆园区,带动深化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等领域务实合作   ▶该项目为何落在重庆?源于重庆与新加坡扎实的合作基础   ▶中新科技合作园区建设,有助于双方携手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有助于在科技领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高水平...

产业集群牵引 科技创新驱动 营商环境优化

产业集群牵引 科技创新驱动 营商环境优化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的活力积蓄在机械轰鸣中。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

从全局谋划一域 以一域服务全局——重庆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从全局谋划一域 以一域服务全局——重庆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高标准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蓝图,明确提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2021年12月14日,人民银行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要求成渝两地坚持一体推进、政策共享等原则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自2020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重庆市金融业...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超2400家;拥有科技创新平台314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9个;累计帮助28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46亿元……这是北碚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交出的“成绩单”。   近年来,北碚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以绵碚科技合作、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8月8日,巴南区大江科创城“园区升级改造”调研座谈会在大江科创城举行。重庆心智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政务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谭修刚受邀出席会议。巴南区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雷莉,重庆大江科创城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出席并主持会议。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政务咨询中心副主任、重庆市心智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杨丽菲,重庆市心智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大学无线通信技术实验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