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全局谋划一域 以一域服务全局——重庆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admin6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17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高标准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蓝图,明确提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2021年12月14日,人民银行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要求成渝两地坚持一体推进、政策共享等原则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自2020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重庆市金融业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抢抓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契机,在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推进成渝金融一体化、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内陆金融开放高地、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重庆市金融业以健全金融机构体系为抓手,持续提升“江北嘴-解放碑-弹子石”金融集聚区域发展能级,目前已实现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消费金融等20余类机构牌照全覆盖,互联网小贷、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机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金融全业态体系加快完善。2020年以来,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上海保险交易所西部中心、中银金融租赁公司、小米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相继落户重庆,重庆银行成为西部地区首家“A+H”上市的城商行,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已获批筹建,全市金融机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末,全市金融资产规模达7.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较2015年增长78.3%,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5.53%提高到8.82%,金融综合实力走在中西部前列。截至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893家,其中,银行、保险法人金融机构数量位列西部首位。

  重庆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标,货币、证券、保险、黄金等市场稳健运行态势持续良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截至2021年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20亿元。利率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下行趋势。证券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增加,截止2021年末,全市证券、期货、基金机构数量达297家,资产规模超1400亿元,上市公司总数达81家,2021年全市证券交易额达14.2万亿元,同比增长40.3%。保险业稳健发展,风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原保险赔付支出分别达965.5亿元、302.2亿元,其中,财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7.7%,有效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居民财产损失的影响。2021年,全市结售汇顺逆差维持基本平衡格局,全市金融要素市场达12家,总资产近150亿元。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要求加快构建成渝金融统一大市场,推动金融一体化发展,两地金融业在推进税款跨省电子缴库和储蓄国债市场一体化、支付服务体验同城化、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深化金融机构合作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如创新推出税款跨省电子缴库和储蓄国债市场一体化业务。2020年11月,川渝两地在全国首推税款跨省电子缴库业务,率先实现税款缴库“同城化、电子化、标准化”,业务办理时间由一周缩短至1-2天。截至2021年末,两地42家商业银行办理税款跨省电子缴库业务业务5856笔、金额3.55亿元。目前,该业务已获人民银行总行在全国包括重庆在内的28个地区推广。川渝两地创新推动川渝储蓄国债市场一体化,推进储蓄国债“通售、通兑、通存”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川渝居民跨省市购买储蓄国债12.36亿元,跨省兑付储蓄国债8.26亿元,共惠及约3.8万人次。

  支付服务体验同城化也是其中一个亮点。重庆银联通过升级完善云闪付“企业综合服务行业平台”功能,帮助成渝两地18家银行84个网点为149家企业通过云闪付受理了开户预约。交通领域移动支付服务体验同城化有序推进,实现重庆、成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扫码互通,在潼南和遂宁等毗邻地区开展移动支付普惠出行等系列主题活动,移动支付惠农利民获得感不断提升。

  川渝毗邻地区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也得到加大。据介绍,川渝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深入川渝高竹新区等毗邻地区开展联合考察调研,签署金融支持合作协议,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康养旅游、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意向授信超1000亿元。正式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域示范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外,两地金融机构聚焦重大合作共建项目,截至2021年末,累计向67个合作共建项目授信2514.8亿元,贷款余额341.4亿元。

  金融机构川渝合作的深化则是另一个亮点。2020年以来,重庆市金融机构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联合向总行(部)争取政策、签订合作协议、发行专题理财产品、推出川渝主题银行卡、联合支持川渝共建重大项目、资源共享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如,联合争取工商银行总行等金融机构出台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意见、金融服务方案或工作要点;川渝两地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分支机构均与高竹新区签署金融支持合作协议;重庆银行与成都银行、重庆农商行与四川省联社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安诚财险等20余家保险机构推行异地代为保全、查勘、理赔服务,打通区域壁垒,实现异地出险双城通赔通付、互赔互认。

  此外,川渝两地金融业在共建共享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联合推进征信服务一体化、创建省级现金服务示范区、金融风险联防联控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加快了成渝两地金融一体化发展步伐。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全面开花。重庆市金融业深入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自主研发的“长江绿融通”绿色金融大数据信息平台已成为重要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全市金融机构发起成立自律性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71家金融机构首次按统一标准披露气候与环境信息。全市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各金融机构推出180余款绿色金融产品,设立16个绿色金融专营部门或专营支行,3家法人银行均加入国际主要绿色金融组织。

  科创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推进。2021年5月,重庆市政府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推出10大类、30条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积极推进一批金融科技总部型企业陆续在渝落户。创设“央行再贷款+科创贷”“央行再贴现+科票通”系列产品,截至2021年末,定向支持银行为1506户科技型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42.9亿元,为科创产业链上2143户企业办理票据贴现35.5亿元。开发上线“长江渝融通”贷款码、“首贷续贷中心线上服务平台”,打造科技创新信贷产品专区,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科创金融产品,加强融资对接。截至2021年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3534亿元,较年初增长近300亿元。其中,发放知识价值、商业价值等“价值”系列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200亿元,为西部科学城、仙桃数据谷等科创园区提供信贷支持超400亿元。

  深入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重庆市推进“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建设,建成基地3541个,覆盖615万农村人口,其中,长寿区等5个区县已实现全覆盖,9个区县已上线线上服务平台,农村居民金融服务获得感明显提升。推动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债券在渝落地。不断拓展涉农贷款抵押物范围,生猪、肉牛、山羊活体抵押贷款相继落地。另外,出台多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专项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制定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案,涉农金融改革不断加快。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以“内陆金融开放创新为突破口”,重庆市在内陆金融开放高地建设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首先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取得新突破。重庆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扩面增量,率先开展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跨境人民币资金业务,在全国首次通过交易所平台开展国有产权交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完善优质企业认定标准,筛选确定鸿富锦精密电子(重庆)有限公司等91家企业成为扩大试点后的首批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较扩大试点前增加54家。据悉,2021年,重庆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金额1941.9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量居中西部前列。

  其次,跨境投融资创新取得成效。重庆市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自贸试验区平台,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创新。尤其是2018年以来,积极推动中西部地区首笔跨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全国首单非银金融机构借款及结汇业务、中西部地区首笔跨境债权转让业务、中新机构间首笔再保理业务等相继在渝落地,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等5项创新成果被商务部纳入“自贸试验区蕞佳案例”向全国推广。

  第三个方面是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动力。成功获批全国首个跨区域外债管理便利化试点。在中西部率先启动QDLP试点。积极推进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等先行先试政策落地。积极推进川渝自贸区内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互认互惠,成渝两地共计10家试点银行、43家试点企业累计办理试点业务106.5亿美元。深入推进汇率避险专项行动,印发《重庆涉外主体汇率避险专项行动方案》,创新构建基于政府资金池增信的避险模式,助力外汇衍生业务大幅增长。2021年,全市外汇衍生业务签约143.6亿美元,签约笔数增长1.2倍,服务企业382家,同比增长1.1倍。

  第四个方面是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重庆市依托金融科技赋能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持续推广出口应收账款融资、资本项目收入便利化等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目前,5个全国性应用场景在重庆均已上线落地,全国唯一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已便利400余家企业运费、贸易融资结算15.5亿美元。重庆对区块链平台的应用被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蕞佳实践案例”。此外,还在全国首批开展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试点,业务办理效率均大幅提升。

  重庆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指示要求,不断加强市内统筹和川渝联动,推动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具体而言,加强市内统筹,很好地守住了金融风险底线。重庆市金融系统加强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力度,积极发挥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重庆市)作用,压实属地责任,推动建立区域风险问责机制、“逃废债”等重大违法违规事件通报制度,搭建区域债券风险防控协作平台,整治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持续压降互联网金融风险,推动全市P2P网贷机构已全部出清,网络小贷公司风险持续收敛。2020年,有关市级部门印发《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不良资产处置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1年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5个百分点,较年初下降0.41个百分点。聚焦法人银行,建立异常行为监测预警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全力推进反赌反诈整治。

  在强化川渝联动,提升金融风险联防联控能力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川渝两地金融监管部门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搭建起金融稳定、反洗钱、外汇管理、支付结算、保险等多领域的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监管信息共享共用、金融风险联合研判评估、非法金融活动联合打击等监管联动。在监管合作框架下,对某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监管质询;实现了支付领域违法犯罪无证排查、联合惩戒等监管信息互通;推动毗邻地区签订金融稳定合作协议等。持续提升风险联防联控能力,共同维护成渝地区金融安全稳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特色载体寻踪是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策划的特色载体专题栏目,将通过对载体进行走访采编,从载体的发展历程、特色服务到产业链条上的打通,以更多元的视角去呈现载体在孵化服务上的探索与成效。特色载体寻踪...

东江科技团致力打造惠州蕞大蕞好创新创业培训基地

东江科技团致力打造惠州蕞大蕞好创新创业培训基地

  当前位置:首页惠州产业信息 正文内容东江科技团致力打造惠州蕞大蕞好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中南高科:标准厂房租售 全国上百园区招商中 4000123021   创新创业“同学汇”成为东江科技园企业家沟通联系的一个重要平台。   日前,仲恺高新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东江科技园”)创业培训基地正式启动,基地将东江创客中心、新能源...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重庆日报消息,10月19日,2021全国双创周活动正式开启。重庆日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自2019年签约头部所院校以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培育、孵化、引进产业化项目约60个,成果转移转化近百个。   据了解,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打造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创+产业”创新集群,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打通协同创新全链...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创新“一号工程”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正式揭牌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创新“一号工程”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正式揭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7日20时20分讯(邱小雅 通讯员 赵鹏 )今(7)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双一流”高校研发机构——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正式揭牌。   据介绍,科创中心是由两江新区管委会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同组建按照市场化运作并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科创中心面向航空航天装备创新...

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已吸引1600余名科创人才入驻

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已吸引1600余名科创人才入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7日17时讯(通讯员 赵鹏)作为重庆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坚持“科创+产业”为导向,突出产业创新示范,正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目前,40家国内外一流大学大院大所,110个“硬核”科研团队,高端创新人才1600多人驻扎于此。   科创空间环湖排开,明月湖畔风光秀丽,“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中新金融科创园落户重庆两江蚂蚁金服增资

中新金融科创园落户重庆两江蚂蚁金服增资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25日电 (记者 刘贤)在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框架下,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中新金融科创园25日宣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看中重庆发展前景,蚂蚁金服在重庆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宣布增资约82亿元。   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金融是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新金融科创园将通过培育和改造存量企业,积极引入新加坡及全球优质企业,构...

何建伟:建议铜梁科创新城大学园区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

何建伟:建议铜梁科创新城大学园区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22年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铜梁区政协主席何建伟带来了《关于将铜梁科创新城大学园区   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建设的建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内提供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