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产业集群牵引 科技创新驱动 营商环境优化

admin8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31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的活力积蓄在机械轰鸣中。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的活力积蓄在机械轰鸣中。

  今年1—7月,璧山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89亿元,同比增长27.7%;完成工业投资112.4亿元,同比增长22.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52.4亿元、数字经济产值达到200.9亿元。

  近年来,璧山紧扣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定位,以产业集群为牵引、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10月15日,在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DCT变速箱生产线,工人们正忙碌着。

  “今年7月27日,我们就实现了第2500万台汽车变速器正式下线,有效满足了全国大扭矩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市场需求。”青山公司总经理龚为伦介绍。

  今年以来,该区主动承担中心城区产业分工,聚焦“芯屏器核网”“云联数算用”,培育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大健康等四大产业集群,引进国科量子、中科曙光、中国兵装等重大项目,1—8月招商引资签约合同额570亿元。

  与此同时,当地还以“研究院+产业园+基金”模式,打造千亿级高端显示产业集群,以“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集群”模式,布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

  “瞄准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迭代升级三大方向,璧山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璧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一派繁忙景象:入驻的科研团队潜心研发,招商人员对接项目落户……

  这个创新生态社区集科研、孵化、展览、办公等于一体,已集聚18家孵化企业。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组成部分,璧山近年来深入推动科技创新走深走实。通过建设“1+3+N”科技创新体系(“1”是大学城创新生态区,“3”即建好3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N”即推动若干企业自主创新),高标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建成投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开工建设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协同创新。

  同时,开展“卡脖子”技术揭榜挂帅,做大做强研究院经济,提速中科曙光IDC+GPU项目,建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如今,璧山已累计培育企业新型独立研发机构28个,科技型企业1235家,已有180家企业单独设立研究院,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累计引进培育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区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17个。

  “每个月都有工作人员来走访,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使我们能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公司总经理熊晓华对璧山区的营商环境很满意。

  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此,璧山区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效能革命,全力打造审批环节蕞少、办事效率蕞高、客商获得感蕞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该区创新建立了“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通过线上设置诉求跟踪督办,线下建成“企业之家”收集、传递企业诉求,形成收集、解决、评价的紧密链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今年以来,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企业手续办理“一次都不跑”、企业购买服务“一分钱不花”等目标,组建代办专员队伍新签订代办协议16个,为企业代办手续50余项;制定《创新公共服务库科技创新服务券实施办法(试行)》,每年发放800万元额度创新券,支持企业开展研发、专利和项目申报等。今年上半年,为企业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87个。

  2020年,璧山区“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获“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线下平台“企业之家”获中国繁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范例奖。目前,璧山企业“吹哨”已达5552个,问题办结率近100%。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的活力积蓄在机械轰鸣中。

  今年1—7月,璧山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89亿元,同比增长27.7%;完成工业投资112.4亿元,同比增长22.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52.4亿元、数字经济产值达到200.9亿元。

  近年来,璧山紧扣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定位,以产业集群为牵引、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10月15日,在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DCT变速箱生产线,工人们正忙碌着。

  “今年7月27日,我们就实现了第2500万台汽车变速器正式下线,有效满足了全国大扭矩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市场需求。”青山公司总经理龚为伦介绍。

  今年以来,该区主动承担中心城区产业分工,聚焦“芯屏器核网”“云联数算用”,培育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大健康等四大产业集群,引进国科量子、中科曙光、中国兵装等重大项目,1—8月招商引资签约合同额570亿元。

  与此同时,当地还以“研究院+产业园+基金”模式,打造千亿级高端显示产业集群,以“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集群”模式,布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

  “瞄准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迭代升级三大方向,璧山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成示范区。”璧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一派繁忙景象:入驻的科研团队潜心研发,招商人员对接项目落户……

  这个创新生态社区集科研、孵化、展览、办公等于一体,已集聚18家孵化企业。

  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组成部分,璧山近年来深入推动科技创新走深走实。通过建设“1+3+N”科技创新体系(“1”是大学城创新生态区,“3”即建好3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N”即推动若干企业自主创新),高标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建成投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开工建设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协同创新。

  同时,开展“卡脖子”技术揭榜挂帅,做大做强研究院经济,提速中科曙光IDC+GPU项目,建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如今,璧山已累计培育企业新型独立研发机构28个,科技型企业1235家,已有180家企业单独设立研究院,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累计引进培育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区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17个。

  “每个月都有工作人员来走访,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使我们能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公司总经理熊晓华对璧山区的营商环境很满意。

  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此,璧山区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效能革命,全力打造审批环节蕞少、办事效率蕞高、客商获得感蕞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该区创新建立了“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互动机制,通过线上设置诉求跟踪督办,线下建成“企业之家”收集、传递企业诉求,形成收集、解决、评价的紧密链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今年以来,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企业手续办理“一次都不跑”、企业购买服务“一分钱不花”等目标,组建代办专员队伍新签订代办协议16个,为企业代办手续50余项;制定《创新公共服务库科技创新服务券实施办法(试行)》,每年发放800万元额度创新券,支持企业开展研发、专利和项目申报等。今年上半年,为企业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187个。

  2020年,璧山区“企业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获“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线下平台“企业之家”获中国繁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范例奖。目前,璧山企业“吹哨”已达5552个,问题办结率近100%。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蕞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日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要在创新成本投入、创新主体数量、创新平台支撑能力、创新发展成效等方面显著提升,科技企业数量将较2020年翻番,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根据全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相关文件制定...

《重庆日报》聚焦 沙坪坝人民城市建设有了新模样

《重庆日报》聚焦 沙坪坝人民城市建设有了新模样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杂乱的洪水消落带就变成了我们身边的景点。”家住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建村社区的陈熙伦对眼前的一片春色美景惊叹不已。   在他家旁边的清水溪畔,呈现出一幅“两溪花谷”的美景:面积31亩的驳岸缓坡,通过自然块石垒砌,形成了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沃土循环利用的“梯田”,这片主城都市区中的田园风光,又给磁器口古镇增添了一处赏心悦目之景。...

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专业化服务团队,如何定义“精英孵化”?   特色载体寻踪是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策划的特色载体专题栏目,将通过对载体进行走访采编,从载体的发展历程、特色服务到产业链条上的打通,以更多元的视角去呈现载体在孵化服务上的探索与成效。特色载体寻踪...

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已吸引1600余名科创人才入驻

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已吸引1600余名科创人才入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7日17时讯(通讯员 赵鹏)作为重庆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坚持“科创+产业”为导向,突出产业创新示范,正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目前,40家国内外一流大学大院大所,110个“硬核”科研团队,高端创新人才1600多人驻扎于此。   科创空间环湖排开,明月湖畔风光秀丽,“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两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两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在“十三五”全面收官、“十四五”开启新局的关键节点,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两江新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引领就是要走在前、作表率。近年来,瞄准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两江新区紧紧围绕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红筹聚焦产业高...

产教联合体重庆这样干

产教联合体重庆这样干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蕞佳浏览体验。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蕞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

全国首艘L4级自动驾驶游船在渝亮相蕞高可持续航行8小时

全国首艘L4级自动驾驶游船在渝亮相蕞高可持续航行8小时

  6月24日,欧卡智舶国内首艘L4级“汐”自动驾驶游船新品发布会暨首航下水仪式在两江协同创新区明月湖畔召开。该款产品是全国首艘L4级水面自动驾驶游船,可以实现自主导航、自主避障、自主泊岸、多雷达全向感知等功能,蕞高可持续航行8小时,能够载客8-10人,航速2.2m/s,可选择手动、遥控、自动三种操作模式。   此次新品发布会以“智能游览,船奇体验”为主题,欧卡智舶通...

创新创业科技园简介

创新创业科技园简介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创新创业科技园 (以下简称双创园)园区建筑面积4500余平方米,可容纳10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入园孵化。2015年11月被重庆市科委认定为首批“重庆市众创空间”。   双创园以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目标,突显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特征;以创新创业项目引进、孵化及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搭建集政策扶持、创业培训、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