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区县解读」璧山科创成绩单从“西部鞋都”到“创新之城”的逆袭

admin6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25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区县解读」璧山科创成绩单从“西部鞋都”到“创新之城”的逆袭

  2月8日重庆璧山,向东紧紧“粘附”重庆中心城区,向西广泛辐射成渝轴线城市,地理位置优势显著。近年来,该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成功实现由“西部鞋都”到“创新之城”的逆袭,成为成渝相向发展进程中的一支生力军。

  1440家科技型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扎推聚集,12个孵化载体共同发力孵化科创团队400余个,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13件……新年伊始,该区晒出科创“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再度创下新高。同时,记者从重庆市璧山区科学技术局获悉,该区将“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确定为未来“五新四城”发展蓝图的首要目标,吹响了冲刺千亿级经济大区的战斗号角。

  ▲图为璧山某企业技术人员在研发中心忙碌。曾清龙 摄

  创新“研究院经济” 助力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科技创新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头部驱动力’,是现如今璧山全区上下的共识。”重庆市璧山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志强介绍,近年来,该区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重,构建起“1+3+N”科技创新体系(即构建“打造大学城创新生态区+3类科技创新平台+若干企业自主创新”),一改十余年前以作坊式制鞋业为主的落后产能状况。

  如今,科创已然成为璧山实现产业转型、提升综合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源动力”。在此基础上,璧山区打造多个科技创新母体,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院经济”,成为助力璧山向科创转型的重要载体。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便是其中之一。

  在重庆市璧山区东林大道上,三幢大楼静静地矗立在马路边,没有显眼的标志,却吸引着不少科研学者的目光。

  ▲图为璧山国家高新区。曾清龙 摄

  “实验室成果要‘走出来’实现产业化,蕞直接的问题是高校教授懂科研,却不一定懂运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规划发展部部长林培思一语道破“研究院经济”模式的关键。林培思介绍,该研究院每年定期定点到高校、院所、企业等搜罗和筛选适合璧山产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并与其合作,提供资金、设备、团队甚至是市场,帮助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化。

  目前,该研究院已与全国20多所高校、30多个实验室、50多家单位组织达成合作关系。建立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成果资源库,累计孵化落地高科技企业21家,成功推动多个科技成果产业化。

  除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外,璧山还依托两大龙头企业形成“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康佳模式和“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集群”的比亚迪模式,均成长为璧山科技成果转化的“摇篮”。随着“Micro LED”、刀片电池、云巴等全球领先科技创新成果相继诞生,璧山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已初步成型。

  筑巢引凤 以科技创新催动千亿产业蓝图

  “西部鞋都”变身“创新之城”,璧山成功纳入了西部(重庆)科学城范围。

  作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西部(重庆)科学城以“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为总体定位,以“一城多园”模式推动成渝地区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互通、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如今,大量国家级创新资源要素向璧山聚拢,一系列创新载体也陆续“上马”。

  30万平方米的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创新生态社区是璧山打造创新资源的理想栖息地之一。目前,该创新生态社区一期13万方投用,已入驻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单位50家。此外,璧山还倾力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中新(重庆)科技城,布局科技创新、产教融合、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重庆东盟合作中心五大产业组团,打造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新标杆。

  “搭建创新载体的根本目的是‘筑巢引凤’,在物理空间上为科创企业、科研人员等创新主体营造舒心、愉悦的科研工作的一个场景。”陈志强介绍,除了物理空间的营造,当地政府也在政策上不断创新、加码,用“真金白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据重庆市璧山区科学技术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璧山累计发放贷款919笔48.8亿元(人民币,下同),协助25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9.84亿元;助力92家企业在2021年获得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1亿元,同比增长40.93%……

  值得一提的是,璧山还将在今年试点“揭榜挂帅”科研项目,探索实施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为原则的新型科研攻关机制以及项目经费“包干”制、项目分配“赛马”制,围绕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传统‘自上而下’的科研方式不同,璧山正在以实际举措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构筑起‘自下而上’的科创氛围,”陈志强说。

  据了解,未来5年,璧山将全面推动创新发展,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并推动转型升级,打造制造业发展新引擎,推广“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园”“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等产业创新模式,规划建设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专精特新”产业园、中小企业家园等特色产业园,力争形成2个千亿级、2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江天”一色竞逐国家级新区下半程赛道

“江天”一色竞逐国家级新区下半程赛道

  4月8日,两江新区龙盛新城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快速精确地执行生产指令。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2023年12月14日,工人在四川省微网优联5G智慧工厂生产车间忙碌。杨敏 摄   4月10日,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视觉展示中心,研发人员正在测试3D结构光自动...

“金融赋能企业”力合科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金融赋能企业”力合科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金融赋能企业” 力合科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日前,重庆经开区企业力合科创(重庆)创新中心在重庆软件园举办创新创业系列活动——“金融赋能企业”沙龙,为园区企业提供金融交流平台、提供个性定制化的创新服务,帮助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稳固发...

《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发布

《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发布

  新华网重庆12月8日电(欧阳虹云)12月8日,从“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近日印发,“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将围绕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完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   位于巴南麻柳沿江开发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是重庆唯一纳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的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国际生物城已形成...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调研兵装集团下属重庆大江科创城项目与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座谈交流

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调研兵装集团下属重庆大江科创城项目与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座谈交流

  9月26日上午,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带队调研兵装集团下属重庆大江科创城项目,与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兵装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何纪武就进一步携手推动重庆大江科创城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巴南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贾晖,副区长杨亚平,中国国新党委副书记、董事黄耀文,中国国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黎晓参加座谈。   何友生对周渝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

创业园区介绍创业黑马(西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创业园区介绍创业黑马(西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创业园区介绍 创业黑马(西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创业黑马(西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创业黑马(西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是由创业黑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市涪陵区新城区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合作建设的一个以引进...

喜讯:叁柒幺集团入选“2021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

喜讯:叁柒幺集团入选“2021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

  10月9日,在“2021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峰会”上,叁柒幺集团(36匠平台)荣登“2021重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榜单。   本次峰会由重庆市工商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主办,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乡村振兴局、南岸区人民政府、重庆经开区管委会、重庆富民银行等单位支持。旨在为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准确把握形势,坚定发展信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

宁夏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宁夏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0年,宁夏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为59.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3%,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企业研发经费达4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78.8%;   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1件,是2017年的1.6倍;   宁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56.11%,迈入二类创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