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发布
新华网重庆12月8日电(欧阳虹云)12月8日,从“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近日印发,“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将围绕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完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
位于巴南麻柳沿江开发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是重庆唯一纳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的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国际生物城已形成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度蕞高的集聚地。
《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将围绕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学研科技创新生态链条。
巴南将积极引进大型医药企业,完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以智睿生物为“链主”企业,对标全市基因工程药品制品产业链,依托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等链上重点企业,在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上强链延链;依托重庆康复辅具产业园平台,在医疗器械产业方面建链补链。
此外,巴南将大力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P3实验室、美莱德人类疾病模型动物繁育中心;促进重庆国际生物城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和苏州大学等合作,协同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和制造领域技术创新平台。
巴南还将推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强化高端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苏州大学重庆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渝药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创新成果转化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
除了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期间,巴南将着力推动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数智”产业、商贸物流、“生态+”等四大科技创新工程。
据悉,“十三五”期末,巴南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达到25.6亿元,投入强度达到2.96%;市级科技型企业累计入库2585家,居重庆全市第二。
截止目前,巴南已引进国际免疫研究院等一批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创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市头部位,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基地29个。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0个,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8家。4家单位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5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