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勇创敢闯实干西部(重庆)科学城绘就“科产城”协同发展新蓝图

admin8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28

  勇创 敢闯 实干 西部(重庆)科学城绘就“科产城”协同发展新蓝图

  2022-03-10 10:24:12

  虎年伊始,西部(重庆)科学城就迎来了未来发展的新蓝图。《关于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引领重庆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如何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今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性”,加速推动科产城融合发展,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把科学城建成科学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

  科创是助推产城融合、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科技创新主平台,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一子。回望2021年,西部(重庆)科学城着力“铸魂”“筑城”“赋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速汇聚创新动能,核心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9%,增速高于重庆全市4.6个百分点,其中R&D经费增长16.1%,占GDP比重超出重庆市水平3个百分点,科创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意见》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将着力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怎么建?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将依托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集中布局创新资源,增强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引领性”。

  今年1月运行的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是生命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西南大学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将开展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发掘、收集、保护、创制与利用等任务,被赋予了破解农业“芯片”关键技术问题、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使命。

  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只是西部(重庆)科学城集聚创新资源,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性”的缩影。启动建设以来,西部(重庆)科学城瞄准智能科技、低碳科技、生命科技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等重大创新平台,高起点建设金凤实验室,推动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校地、院地、央地合作项目落地。目前,科学城核心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增至92个,累计引育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04个,市级孵化器增至16个。

  预计到2025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超过100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家,逐步成为构筑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凝聚大团队、促进大协作、产出大成果、孵化大产业的集中承载地。

  科产城融合,关键在于兴“产”。《意见》提出,将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着力做高做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西部(重庆)科学城蕞大的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重庆西永微电园园区。去年电子科大重庆研究院落地西永微电园,牵手重庆声光电集团、西南集成、联合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吉芯科技等多家科学城企业,进一步壮大了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朋友圈。在产业集群效应的带动下,2021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达15.8%。

  一手抓支柱产业,一手抓动能培育。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在新的赛道上积极布局。

  科学谷是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的“创新支撑”之一。建成后的科学谷将提供约140万平方米办公楼宇,聚焦智能产业、低碳产业集中布局技术创新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等。

  去年底,清安新型储能科研院在科学谷落户。该项目将聚焦储能系统安全和电网安全,打造全球领先的“双碳示范园区”。同期,国家电投集团两个低碳项目也签约落地科学城。低碳项目的密集落地,标志着科学城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布局绿色低碳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

  下一步,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发展重心转向新型储能、种质资源创制、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新领域,加快形成规模5000亿元、有全国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同时还将联合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共建川渝合作产业示范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科产城融合,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意见》明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着力强化空间规划统领、实现高水平互联互通、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打造绿色智慧样板城市。

  科学大道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三公里示范段顺利竣工。科学大道是西部(重庆)科学城中轴线车道。建成后将串联起重庆西部槽谷各个重点区域,真正联通科学城各个片区,沟通起“两大城市中心”,即以商业、商务、外贸为主的大学城西永中心和以总部办公、科技金融、国际交流为主的金凤中心。

  未来,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将围绕“两大城市中心”,统筹布局综合交通、配套设施、教育医疗、绿色生态、商业商务、智能智慧“六大城市功能”,为人才安居乐业“筑巢”。

  在综合交通上,强化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内快外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教育医疗上,高标准、全覆盖、多层次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特区、医疗高地。在绿色生态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示范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文化休闲上,把历史文化、科学元素融入景区景点、城市街区、美丽乡村。在商业商务上,合理布局国际化商业商务设施,构建“一核引领、七点支撑、均衡网络”的市、地区、社区三级商业中心体系。在智能智慧上,加强5G基站、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确保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达到90%,提升数字化水平。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 电子邮件:请将“#”换为“@”)

  国家高新区增至168家(附名单)

  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珠海高新区将这样发力

  郑州高新区双湖科技城 绘就“西美”宜居宜业新画卷

  沈抚新区成为全国首家改革创新示范区

  亮眼!珠海高新区这份“成绩单”发布!

  总投资100亿元 常州集成电路生态产业园项目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

  国家高新区增至168家(附名单)

  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珠海高新区将这样发力

  沈抚新区成为全国首家改革创新示范区

  亮眼!珠海高新区这份“成绩单”发布!

  2018年合肥高新区财政总收入统计出炉

  临沂高新区罗西街道重点项目建设成高质量发展引擎

  国家高新区打造科研助理“强磁场”

  HICOOL全球创业赛北京启动

  创业

  潮品

  研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3亿大单!加速内江高新科创园产业布局

3亿大单!加速内江高新科创园产业布局

  3月30日,2021内江市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开幕式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内江高新区在此次大会上分别与重庆猪八戒、四川科星引擎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3亿元。项目的正式签约,开启了重庆猪八戒知识产权大数据(内江)运营服务交易中心项目与四川科星引擎科星1号智慧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在内江高新科创园的数字经济发展征程。   数字经济引领未来,内江高新区此次牵手重庆猪八戒和四...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日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要在创新成本投入、创新主体数量、创新平台支撑能力、创新发展成效等方面显著提升,科技企业数量将较2020年翻番,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根据全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相关文件制定...

《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发布

《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发布

  新华网重庆12月8日电(欧阳虹云)12月8日,从“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巴南区“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近日印发,“十四五”期间,巴南区将围绕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完善生物医药创新链条。   位于巴南麻柳沿江开发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是重庆唯一纳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的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国际生物城已形成...

《重庆日报》聚焦 沙坪坝人民城市建设有了新模样

《重庆日报》聚焦 沙坪坝人民城市建设有了新模样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杂乱的洪水消落带就变成了我们身边的景点。”家住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建村社区的陈熙伦对眼前的一片春色美景惊叹不已。   在他家旁边的清水溪畔,呈现出一幅“两溪花谷”的美景:面积31亩的驳岸缓坡,通过自然块石垒砌,形成了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沃土循环利用的“梯田”,这片主城都市区中的田园风光,又给磁器口古镇增添了一处赏心悦目之景。...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重庆日报消息,10月19日,2021全国双创周活动正式开启。重庆日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自2019年签约头部所院校以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培育、孵化、引进产业化项目约60个,成果转移转化近百个。   据了解,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打造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创+产业”创新集群,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打通协同创新全链...

中信银行发布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

中信银行发布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民营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引金融“活水”浇灌民营经济,中信银行全新出台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以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民企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助力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持续强化对...

产教融合谋发展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产教融合谋发展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为打通校企就业供需的“蕞后一公里”,5月30日,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保障园区企业科创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魏光辉副校长一行先后参观了两江生命科技城展示中心以及园区入驻企业派金生物、博济医药,了解两江新区及大地产业园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入驻企业科研生产情况。...

何建伟:建议铜梁科创新城大学园区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

何建伟:建议铜梁科创新城大学园区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22年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政协委员、铜梁区政协主席何建伟带来了《关于将铜梁科创新城大学园区   纳入西部(重庆)科学城一体化建设的建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内提供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