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重庆日报》聚焦 沙坪坝人民城市建设有了新模样

admin6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29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杂乱的洪水消落带就变成了我们身边的景点。”家住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建村社区的陈熙伦对眼前的一片春色美景惊叹不已。

  在他家旁边的清水溪畔,呈现出一幅“两溪花谷”的美景:面积31亩的驳岸缓坡,通过自然块石垒砌,形成了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沃土循环利用的“梯田”,这片主城都市区中的田园风光,又给磁器口古镇增添了一处赏心悦目之景。

  围绕“人民城市示范区”建设目标,沙坪坝区着眼东、中、西“三大作业面”,实现全域空间优化、全域品质提升、全域产业升级、全域城乡融合。人民城市建设速度在加快、模样在变美、环境在变好,更宜居宜业、宜游宜养。

  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人的素质提升,让人成为城市蕞美的风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通基层治理和城市管理的关节,变治理体系为体系治理,让城市更有序更温润,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日,天星桥小正街305院的100余户居民再也不为爬楼梯烦恼了。小区里加装了4部电梯后,这些住在老旧小区里的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年初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能够住上新楼房,还就地有了市场和公共服务设施。”石井坡街道和平山社区大河沟251号-252号的48户居民很高兴,他们所住的四层砖混结构楼房,经鉴定为D级危房后,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决定将其拆掉,为居民们重建。重建时,增加一层,将底层作为便民市场和为该片区服务的公共设施。此外,大河沟片区10多栋老旧楼房、500余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都将在此次改造中得到改善。

  据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沙坪坝区以“绣花”功夫,启动实施石井坡中心湾、双碑堆金村等1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并同步打造一批小花园、小步道、小书吧、小驿站、小设施。

  在沙坪坝区井口街道,有一支“红岩阳光小喇叭”志愿服务队,每天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志愿者就背着小喇叭走街串巷,在小区内循环滚动播放居民公约、疫情防控等内容,对小区内遛狗不牵狗绳、随地吐痰等现象进行了有效的劝导制止。

  “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在沙坪坝区广泛开展,红岩志愿者已成为沙坪坝区一道靓丽风景线,他们是红岩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目前,沙坪坝区已有注册红岩志愿者30.1万人、志愿服务团队3298个,他们广泛参与到城市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前不久,沙坪坝区200余名青年红岩志愿者、小小红岩志愿者对全区700余个城市户外箱体进行美化,让老旧箱体焕然一新。

  在人民城示范区建设中,沙坪坝区正在努力打造嘉陵湾区:以磁器口、特钢厂为珠,以三山两溪、井双滨江为线,以歌乐山、中梁山为屏,运用梳理手法,植入江野理念,点缀湾区地标,“在大地上作画”,打造望山见水、春到嘉陵的江城景象,让沙坪坝区呈现国际范与重庆味、现代化与原生态的完美融合。

  磁器口片区位于沙坪坝区东部城区,这一片区的更新是沙坪坝区城市更新的一个范例。挖掘新空间,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植入新元素,蝶变焕新,“千年老磁器”变为“时代新磁场”。

  今年,沙坪坝区在磁器口老街里新打造的嘉滨巷子人行动线,经嘉滨巷、禹王巷通往龙山公园,通过提升绿化、增设灯饰等,以作画和构图的手法对沿线节点实施“微改造”,古镇质朴气息和文化意境更加浓郁,逐步打造为重庆蕞具象征性的山城古镇历史文化核心,让游客、市民直呼“变化大”。

  望山见水、春到嘉陵的江城景象已开始呈现。“两溪花谷”就是一个让市民满意的项目,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驳岸消落带内栽种巴茅、美人蕉、鸢尾、卡开芦,并科学地配种桃树、梨树、李树、杨梅、红枫、芭蕉等,实现四季花开、四季闻香,多彩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色彩,让众多游客、市民流连忘返。

  4月2日,歌乐山磁器口文化旅游景区的重大文旅项目《重庆1949》升级开演后,立即受到各方关注和市民喜爱。

  已启动的磁器口后街项目重点布局传统文化、精品工艺、创意商业、主题客栈等业态,打造追忆老巴渝、融汇山城风情的城市名片;正在加紧建设的磁器口外街项目呈现沙坪坝区全新TOD作品,打造首个“I AM I”重庆青年潮流社区。启动建设的金碧正街文化旅游项目通过街区场景再造和文化场馆运用,打造成集重庆街巷、历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

  即将启动建设的特钢厂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占地277亩,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已完成规划设计。

  磁器口步行街正在打造建设磁器长歌沉浸式体验馆,结合磁器口跨越千年的历史和优质的文创内容,通过蕞先进的AR、VR和灯光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目的地标杆。

  “磁器口的变化很大,保留了烟火气,很有人情味,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地居民游江说。

  今年春节后,住在沙坪坝区凤天路上的居民发现门前的街道变了样:凤天大道道路中分带的绿化新栽上各类花和灌木,阻碍人行道通行功能的杆体被移走,人行道上增加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后的人行道更加人性化……这是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中的一个“点”上的变化。

  沙坪坝区着力补齐功能短板,让人更舒适,生活更有品质,城市在自然中有机生长。

  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和城市颜值,是补短板的一项“绣花”功夫,沙坪坝区通过全面梳理“四周四沿”周边及坡坎崖,对其进行补绿增彩、增设花箱,绿化提质。同时,通过建设一批体育公园、社区公园,打造城市小花园、小花境、小绿带;对桥下空间进行美化,完成路边配电箱、轨道出风口等箱体美绘;对内环沿线等区域的老旧小区进行立面改造等,全面提升城市的颜值和生态。

  将于今年6月底投用的名人广场停车库,能为三峡广场商圈提供泊车位779个。而像这样的停车设施将会越来越多。目前,沙坪坝区已启动建设石门大桥桥下机械式停车库等一批项目,到今年底将确保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

  今年,沙坪坝区全力推进轨道交通15号线号线个轨道项目建设,同时完成5个轨道站点的步行便捷性提升工作;在骨架干道建设上,着力完善“四横三纵多联络”的快速路骨架体系,加快推进科学城隧道、内环快速路拓宽、红岩村大桥等5个骨架路桥隧项目建设,更新完善东中西区域路网规划,以“四周四沿”为重点,推进75条区级主次支道路建设;在治理城市堵乱点中,将以核心商圈、磁器口、井双3个片区作为示范,打通10条未贯通道路,渠化改造8个交叉路口,实施完成11个城市堵乱点综合治理。

  “坚持规划、生态、基础、景观、配套‘五个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西部新城。”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一廊两心三组团”空间布局,打造梁滩河“百里生态画廊”,建好科学城枢纽站、五云湖“两心”,推动国际物流城、青凤科创城、高品质国际社区“三组团”联动发展。目前,沙坪坝区西部新城规划“三高铁三枢纽”格局,即成渝中线高铁、兰渝高铁、渝西高铁和科学城站、兴隆场编组站和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3个铁路枢纽,规划“两横三纵一联络”的高快速路网格局。其中,成渝中线高铁及中线高铁科学城站已通过国家批复,正加快推进建设。规划布局建设公共卫生机构3个,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正加紧建设中。按照规划,西部地区中小学将达到44所,其中,树人和平小学、树人崇文小学、AH24地块新建公立小学即将投用。

  “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沙坪坝区以“歌乐—中梁—丰文”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

  沙坪坝区通过“一化两改三不见”(“一化”即美化,“两改”即规范改造圈舍和柴棚,“三不见”即不见生活垃圾、不见建筑垃圾、不见白色垃圾)专项行动,使农村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变成“处处美”、“一时美”变成“时时美”。从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沙坪坝区已累计种植花卉苗木面积58万余平方米,清理“蓝棚顶”9.3万平方米,完成1225户农房整治提升,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276户,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整体面貌。

  沙坪坝区坚持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振兴乡村为核心,走绿色发展之路,“田园即景区”,村庄四季鲜花盛开,赏心悦目,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正在渐次呈现,“土味”中彰显“品位”,“质朴”中体现“大美”。

  以歌乐—中梁—丰文示范带为重点,开展颐麓欢歌、双天池、火龙井等7个现代都市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配套,修建生产大棚、冷链仓储、农产品粗加工、休闲观光等设施,培育农业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精品果蔬、农事体验、赏花采摘、休闲垂钓、民宿康养、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特色产业。

  丰文街道三河村村民赖家伟每到周末就会忙得不可开交,他利用自家农房办的乡村民宿,常常吸引山下来的游客“打拥堂”。

  当前,三河村正在努力建设重庆艺术文化村,用艺术赋予乡村独特魅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力量。

  通过挖掘乡村文化和利用生态资源,目前,三河村已建起和正在建设产业项目26个。其中以“萤火谷农场”“渡兰居”等为代表的农旅产业项目4个,以“缙泉烧”“镜蓝染”“远山有窑”等为代表的文创产业项目15个,以“山明竹隐”“悦隐山”等为代表的文化配套产业项目7个。利用闲置农房,引入木艺、雕刻等艺术家和非遗文化传承人,以川美美术馆为重点推进画家村建设,形成了文创产业与农旅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的精致乡旅产业格局。

  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上,三河村已建成乡村会客厅、游客接待中心、文化大院、远山茶舍、普利艺术馆等多处公共设施;建成“四好”公路15公里、入户便道20余公里、生态停车位300余个;建好卫生公厕4座、污水处理站4座,安装太阳能路灯500多盏。

  如今的三河村,已按照迎宾艺展主题区、远寻乡韵主题区、萤火栖谷主题区、陶艺禾田主题区、文创艺术旅游线“四区一线”的总体布局,一幅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正在渐次展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日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要在创新成本投入、创新主体数量、创新平台支撑能力、创新发展成效等方面显著提升,科技企业数量将较2020年翻番,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根据全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相关文件制定...

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已吸引1600余名科创人才入驻

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已吸引1600余名科创人才入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7日17时讯(通讯员 赵鹏)作为重庆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坚持“科创+产业”为导向,突出产业创新示范,正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目前,40家国内外一流大学大院大所,110个“硬核”科研团队,高端创新人才1600多人驻扎于此。   科创空间环湖排开,明月湖畔风光秀丽,“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

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

  声明:,,,。详情   2018年2月7日,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在南岸区正式揭牌。该园区占地2.47平方公里,定位为特色智能产业集聚区、数据运营平台集聚区、智能制造创新集聚区、智慧生活新城和智能化生态圈。   项目将紧扣重庆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定位,助力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志在“对标”武汉的光谷、贵阳的数谷、...

全国“口腔产业园”达20家:开疆拓土口腔产业集群初显

全国“口腔产业园”达20家:开疆拓土口腔产业集群初显

  全国“口腔产业园”达20家:开疆拓土,口腔产业集群初显   目前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口腔产业园”达20家。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京津冀、中西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口腔产业样本,集体构成了中国口腔产业集群的耀眼风景。   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口腔产业要素聚集正在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口腔观察》新媒体梳理研究发现,目前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口腔产业园”达20家。从长...

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

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

  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转型而来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已经成为重庆城市文博新地标……作为重庆钢铁工业曾经的承载地,重庆大渡口区历经10年产业再造、10年城市更新,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

园区新闻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江涛一行莅临清控科创旗下重庆沙坪坝双创街视察指导

园区新闻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江涛一行莅临清控科创旗下重庆沙坪坝双创街视察指导

  3月18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委书记江涛、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蔡焘、区政府副区长代建红一行莅临清控科创旗下重庆沙坪坝双创街深入调研入驻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区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黄隆波、沙坪坝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小璐、办事处主任李晓峰等陪同 调研,重庆沙坪坝双创街执行总经理秦伦、运营总监郭金来接待了江涛书记一行。   江涛书记一行先后实地走访沙坪坝区重点...

国网(重庆)科技创新产业园落地两江新区将打造电力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国网(重庆)科技创新产业园落地两江新区将打造电力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国网(重庆)科技创新产业园落地两江新区 将打造电力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7月24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国网(重庆)科技创新产业园正式落地两江新区,将打造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全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现代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和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在全国布局新型电力系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储能技术、智能传感器、电力电子、电力新材...

宁夏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宁夏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0年,宁夏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为59.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5.3%,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企业研发经费达47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78.8%;   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1件,是2017年的1.6倍;   宁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56.11%,迈入二类创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