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价值15亿
本报讯(记者宋岩实习生马玲)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的决定,今年将是“园区建设招商年”。昨日,市经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今年力争将300户新企业引进园区;今年入驻的投产企业,实现的产值将高达560亿元。
市经委副主任汤宗伟称,我市目前30个工业园区,分布于3个经济带,每个经济带园区产业布置各有侧重,其中10个工业园区要联手打造沿江经济带。
经委副主任汤宗伟称,所谓9港10园,就是利用江津、九龙坡、江北、南岸等9个区县的9个港口,发挥这9个区县建立的10个工业园区包括江津德感工业园、九龙坡的九龙园区等的集聚效应,发展临港工业区,利用黄金水道的优势,逐步形成沿江产业带。
昨日,汤宗伟首次对外公布了园区的产出价值。目前我市园区每平方公里的投资已经超过11亿元,每平方公里产出的价值已经在15亿元左右。主城区园区创造的价值蕞高,每平方公里的产出强度要达到60亿元。
我市工业园区发展虽然迅猛,但土地、园区融资等系列问题也制约了工业园区的发展。昨日,市经委副主任汤宗伟接受记者专访时称,我市今年破解园区“瓶颈”将有“新招”。
汤宗伟称,今年我市园区建设将试点“土地流转”。汤解释,所谓土地流转,就是租用农民土地修建厂房,然后把厂房出租给企业生产,收取的租金每年部分返还给农民。
“这保证农民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不会造成不安定因素。”汤宗伟称,目前国家对土地流转的方式并不反对,我市将选择一个地方进行试点。
据透露,目前我市土地流转试点的地方极有可能在南岸的长江工业园,目前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有望春节后开始正式启动。
我市园区由于投融资手段较少,有很大部分园区资金缺乏,甚至个别实力较强的园区资金压力很大,这也制约了园区。
汤宗伟称,这可以通过工业园区办担保公司的途径加以解决,园区建担保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优惠政策争取银行的支持。
据了解,目前我市九龙园区等工业园区已经率先和银行挂起了钩,建立起自己的担保公司,为园区前期建设筹集资金。本报记者宋岩实习生马玲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