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专精特新”产业园
近日,重庆两江新区“专精特新”产业园授牌暨企业联盟成立活动举行,《两江新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专精特新”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同步启动。
据了解,首批授牌的“专精特新”产业园有四个,主要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旨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高水平人才队伍,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优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联盟聚集了两江新区汽车、高端装备、软件等领域的优秀企业。两江新区“专精特新”企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品胜科技总经理庞静表示,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将全力组织开展行业论坛交流,积极走进各联盟企业,努力成为政府的助手、行业的推手、企业的帮手,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为重庆及两江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中,两江新区联合多家券商、银行、律所、会所等金融机构共同启动“专精特新”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在资本运作规划、银行信贷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构建良好的发展生态圈。
现场还发布了《两江新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从梯度培育、技术创新、质量提升、金融扶持、人才支撑、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补链成群、提质增效。
目前,两江新区已聚集“专精特新”企业11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专精特新”在库培育企业500余家。两江新区将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力度,力争到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3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
据了解,近年来,两江新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产业创新和补链强链,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有声手账】中国好手艺:鸡血石雕
白鹭自然保护地慢直播平台全球上线
自然资源部:2021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今天是“世界工程日” 全球举办庆祝活动
工信部:2021年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
科学家揭示疟疾媒介按蚊婚飞和求偶的奥秘
科学家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一亿年前“萤火虫”
北京将在光电子、区块链等领域布局新型研发机构
科技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要更多地解决0到1的问题
北京怀柔科学城:“科学+城”的城市框架扎实起步
第十五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ITSAC 2020)在深圳开幕
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9月底在海口举办
青年科学家成里京:我给海洋测体温
治疗肺动脉高压需要多学科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青年科学家曾子敬:敬畏生命成为我的“底色”
儿童肺动脉高压如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坚持疫情防控方针政策不松劲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一直把重症医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患者救治的全程管理。
2022-05-18 09:57
“生活中,绝大部分误食中毒致死案例是由鹅膏属真菌引发的,其毒素为鹅膏环肽,但鹅膏环肽毒素并非鹅膏属真菌独有。”罗宏说,鹅膏属真菌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鹅膏环肽毒素生源合成途径产生了众多创新,产毒能力巨幅提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蕞毒蘑菇”。
2022-05-18 09:51
记者17日获悉,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学者与瑞典于默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首次发现,水星空间环境中存在着东向环电流。
2022-05-18 09:48
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懂这所“大学校”的力量
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懂这所“大学校”的力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于志勇说,“流动博物馆”还将继续走进校园,走近偏远地区群众身边,将“历史课堂”开在全疆各地。
2022-05-18 09:45
我国唯一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容量提到20万份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了解到,我国唯一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黑龙江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近日完成了改扩建工程,种质资源保存容量从8万份提升到20万份,保存能力大大提升。
2022-05-18 09:44
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设立已“满月”各项重点工作进展如何?
今年4月18日,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成立,到今天“满月”。国家植物园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标本的种类及数量将不断丰富和增加,为国家植物园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022-05-18 09:31
常态化防控后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宁光院士一口气支了16招
上海逐步过渡到常态化防控后,日常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
2022-05-17 11:15
“吉祥鸟”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机成功首飞
5月17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
2022-05-17 11:18
近日,由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自主研究设计的全球首个超稠油热采油田——旅大5—2北油田一期顺利投产。
2022-05-17 10:36
李茂登:“教”会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当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着陆火星时,李茂登的眼眶湿润了。
2022-05-17 10:17
快速审评助力企业打造新药研发“金钥匙”
新药研发是制药企业增强自身实力、抢占市场先机的“金钥匙”,也是满足人民健康需要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药品审评审批的政策,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2022-05-17 10:07
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人民健康有需要 审评改革不停步
批准5个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2个新冠病毒疫苗获准开展紧急使用、5条技术路线个疫苗品种进入临床试验。
2022-05-17 10:02
我们在研究中逐渐形成共识——药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强大的产业基础至关重要。
2022-05-17 09:57
爬行动物中超过21%的物种“够呛了”?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全球1万多种爬行动物物种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发现超过21%的物种存在灭绝风险。研究结果显示,需要采取紧急保育行动来防止部分爬行动物走向灭绝,包括许多鳄鱼和乌龟物种。
2022-05-16 10:04
“祝融号”行驶总里程1921米 发现火星水活动迹象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首次在火星留下中国印记,迄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祝融号”火星车行驶总里程1921米。
2022-05-16 09:36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结束“太空出差”,为中国迄今蕞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当“感觉良好”“感觉非常良好”的声音再次响起,人们不仅感受到了航天员的自信从容,更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底气。
2022-05-16 09:34
内蒙古发现约1.25亿年前恐龙化石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工作人员蕞近在乌拉特后旗楚鲁庙地区进行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恐龙化石,根据对骨骼形态的研究,初步判定为禽龙类恐龙化石。
2022-05-16 09:29
【光明论坛】发展产业互联网促进“数实融合”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各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2022-05-16 09:11
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 除海洋一号、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外,我国还发射了高分三号系列卫星,使得海洋卫星进入组网观测时代,形成对全球海域连续高频次观测覆盖能力。
2022-05-16 09:10
9032米!我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创世界纪录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由中科院空天院自主研发。这是继2019年空天院研制的“极目一号”I型浮空艇观测高度到达海拔7003米后,再次刷新第二次青藏科考系留浮空艇驻空科学观测高度世界纪录。
2022-05-16 09:09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