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重庆1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优良

admin8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13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重庆2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参评,其中,获得优秀和良好的达15家,较去年增长9家,优良率达到68.2%。

  近年来,重庆市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领域,优化全市孵化载体空间布局,重点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大型孵化载体、特色孵化载体等3类孵化载体,逐步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平台的框架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南岸区茶园江峡路,力合科创(重庆)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力合科创中心)一号楼三楼。彭新正在和同事开会,为即将入驻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做蕞后的准备。

  作为一个外来户,力合科创中心在渝成立仅三年时间,但其在重庆创业圈里却是大名鼎鼎。 近年来,重庆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领域,重点打造高质量孵化载体,这为各类孵化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力合科创中心是深圳力合科创与重庆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政府共同打造的科技孵化产业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从2019年入渝至今,已经累计转化项目超过200个,孵化了217家企业,带动产值超过11亿元。”谈到近几年的发展,身为科创中心产业总监的彭新颇为自豪。他表示,目前力合科创中心已成立了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司,并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后续将依托基金投资,积极推动、协助优质项目落地并投资孵化,打造专业的产业型园区。

  力合科创中心的成长发展,只是重庆建设高质量孵化载体的一个剪影。在《重庆市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实施的大背景下,重庆厚植创业沃土 ,引导各区县、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多元主体投入,优化全市孵化载体空间布局,逐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一套政策“组合拳”下,重庆孵化载体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来自市科技局的消息,去年,重庆头部创客创新孵化器、重庆启迪科技企业孵化器等4家单位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京东云(重庆)创新中心、中冶赛迪科创孵化园等14家单位获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截至目前,重庆已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9家、国家大学科技园3家,形成“6+N”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格局。

  聚集产业升级 打造高质量孵化载体

  孵化载体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初创企业的摇篮,更要做产业升级的引导者。

  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副主任雷程亮表示,作为重庆首家孵化器,创业中心一直将孵化的目标聚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从创意到产品,从项目到企业,深入参与到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在资金、人才、公共服务、市场等多方面为企业做全方位的赋能。”雷程亮说。

  在《方案》的引导下,重庆市科技局近两年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资源,在全市重点打造产业特色突出、孵化功能完备、配套服务健全、集聚效应显著的大型孵化载体;并聚焦大数据、智能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垂直细分领域,发挥各类孵化载体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孵化载体。

  此外,重庆市科技局还从政策上进行梳理和规范,保障孵化载体服务好产业升级。市科技局先后制定了《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和《重庆市众创空间认定和管理办法》,建立孵化载体绩效评估机制,引导孵化载体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此外,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出台《关于加强中心城区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为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提供低成本孵化空间。

  高质量孵化载体的建设,也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市科技局介绍,目前,全市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累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100个、引进科技服务机构234家,集聚在孵企业和团队7348个,带动1.6万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大型创新创业孵化社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园累计建成孵化载体360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和团队6736个,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1563个、高新技术企业417家。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构建多层次、全链条的创业孵化体系,打造满足企业成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载体,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孵化载体1000万平方米以上,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1.2万家以上。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两江协同创新区打造“科创+产业”创新集群 培育引进项目约60个

  重庆日报消息,10月19日,2021全国双创周活动正式开启。重庆日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自2019年签约头部所院校以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培育、孵化、引进产业化项目约60个,成果转移转化近百个。   据了解,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打造由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创+产业”创新集群,以“产”为主导,“学”“研”为基础,突出“用”字当头,打通协同创新全链...

中信银行发布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

中信银行发布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民营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引金融“活水”浇灌民营经济,中信银行全新出台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以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民企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助力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持续强化对...

产业集群牵引 科技创新驱动 营商环境优化

产业集群牵引 科技创新驱动 营商环境优化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的活力积蓄在机械轰鸣中。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

产教融合谋发展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产教融合谋发展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为打通校企就业供需的“蕞后一公里”,5月30日,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保障园区企业科创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魏光辉副校长一行先后参观了两江生命科技城展示中心以及园区入驻企业派金生物、博济医药,了解两江新区及大地产业园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入驻企业科研生产情况。...

借助香港资源优势提升重庆科创能级

借助香港资源优势提升重庆科创能级

  3月28日下午,“香港通道 连接全球”渝港科创合作论坛在重庆举行。100多位来自重庆、浙江、陕西等地产学研投领域的科创界代表汇聚一堂,共议香港科创环境优势,共述各地企业真实需求,一起分析渝港两地在科创领域的融合举措与发展机遇。   此次论坛,无疑为渝港两地加强科创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香港“八...

助力数字重庆建设!重庆又一科技园开园

助力数字重庆建设!重庆又一科技园开园

  5月13日,位于重庆渝北的仙桃数据谷再一次迎来发展机遇,燕园科技创新园在此开园。科技园首批签约的企业包括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首都高校科技信息联盟、山海经研究院、北大宝玉石鉴定中心等,将赋能重庆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人才培养,助力数字重庆建设。   燕园集团长期深耕完善产业生态链,打造科创、教育、医疗、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并依托北京大学优质资源,根据地方产业发展...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超2400家;拥有科技创新平台314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9个;累计帮助28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46亿元……这是北碚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交出的“成绩单”。   近年来,北碚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以绵碚科技合作、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

南岸区:智博会开幕在即 一大波青少年科创“干货”精彩回顾

南岸区:智博会开幕在即 一大波青少年科创“干货”精彩回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22日20时03分讯(韦燕)8月23日至25日,2021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2021智博会)将在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自2018年开始,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智博会继续沿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主题,吸引了众多科创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在科技创新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