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港产城景”融合成果初显
“爷爷走嘛,奥特莱斯开业了,我们也去凑个热闹噻!”2月7日一大早,58岁的沙坪坝区土主街道居民王建超就被放寒假的孙女拉住,闹着一起去逛街。
嘴上答应着,可老人心里直嘀咕:从前年开始,物流园互通边上的荒地上就一片繁忙,说是要盖个叫“重庆佛罗伦萨小镇”的奥特莱斯,眼看赶着趟地建好了,也不知道和自己有啥关系?
走进佛罗伦萨小镇,看着商店里人头攒动的情景,王建超的疑问似乎有了答案:“以前听说很多年轻人买名牌要找代购,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这些名牌,越来越的人会被吸引过来!”
10年前,渝新欧班列从土主出发,中心站日益繁忙,但地方还是比较偏僻,交通也不方便。王建超感慨:“这两年我们周边配套修了很多住房,路也修通了好几条,还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物流企业进来,年轻人回乡买房、工作的越来越多!”
近年来,沙坪坝区充分挖掘铁路、通道、口岸、保税的复合优势,以物流主导结合多元切入,布局了口岸物流、多式联运、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及大宗商品交易产业,持续实施“港产城景”融合战略,加快娱教医养和国际社区等城市业态的开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截至去年年底木心措,沙坪坝区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茫脱成商务办公34.5万平方米、安置房41万平方米;新建居住(含商住)规模约144万平方米、商业及生产办公约52万平方米;落地商贸及商务楼宇项目3个,引入大型社区8个,城持强列市框架初步形成,人流活力显著提升。
随着国际物流城的大通道建设持续夯实巩固,包括佛罗伦萨小镇在内的新产业、新业态在这里加紧布局。
近日,一批刚从瑞典进口的药品通过中欧班列(成渝)运抵团结村中心站后,转入重庆医药公用型保税仓库。“相比2个多月的海运时长,采用中欧班列铁路运输,药品从生产企业到达重庆蕞多只需20天。”重庆医药公用型保税仓库负责人介绍,这使得越来越多药品进口企业选择通过中欧班列进口。
除药品外,2020年重庆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服装、酒类等产品都保持了一定增幅。同时,重庆整车进口口岸也克服疫情影响,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整车逾5000台,数量居内陆整车口岸首位。
辐射全球的货源集散能力,为国际化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西部进口整车及零部件分拨中心、消费品城市配送示范基地、西部进口医药分拨基地、“采购 冷链 加工 配送”全产业链冷链项目区域性中心等蓝图正渐变成为现实。
沙坪坝区持续建设“1 4 N”国际物流多式联运网络,聚齐了中心场站 干线运输枢纽、分拨配送枢纽、多式联运枢纽、国际物流服务四大基本功能,以及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综合性自由贸易服务、陆港数据服务三大延伸功能,建成规模近200亿元的物流产业集群。
“我们之选择落户沙坪坝区,就是看重这里有良好的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政府也给我们提供了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未来发展充满希望。”重庆佛罗伦萨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线岁了,是早年的征地农转非人员,他和老伴儿每天都会出门转转:“以前这里到处是荒坡,路都不好走,更别说到处逛了。今年好了,有了五云湖,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每天来走两圈,呼吸下新鲜空气,不仅心情好,身体也好多了。”
“总占地面积为385.5亩的五云湖已基本完工,2200亩湿地公园今年启动设计,人均绿化面积可达8平方米。”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五云湖,国际物流城配套的优质小学、医院等15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16万平方米重庆佛罗伦萨小镇已开业,28万平方米黄金湾·智谷投入使用,32万平方米自贸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体建筑已完工。
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不仅已有沙坪坝区自建的人才公寓,还引入了融创、万科、招商等大型开发商连片成熟开发,提升人流承载力。
加速补齐交通、教育、消费、医疗、景观及文化等配套短板,是沙坪坝区在国际物流城实现“港产城景”融合的重要手段,随着亲水、近山空间不断延伸,疏密有度、山水共融的新时代城市形象正逐渐鲜活。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