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 加快建成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聚区
消费品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产业,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津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产业链群、增强创新能力,推动消费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江津实现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4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35户。
江津是传统的工业大区。近年来,江津区高度重视消费品工业发展,从要素支撑、产业布局和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重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形成“一桶健康油”“一包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一篮富硒菜”等行业性集合品牌,消费品工业总体呈现经济贡献率高、增速快、结构优等特点。
自2019年10月成立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以来,江津区坚持产业导向、园区带动,通过综合实施推动大创新、创建大品牌、实现大开放、建设大市场、促进大转型等综合措施,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扩规模、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江津区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户、市级绿色工厂4户,玖龙纸业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三五三三高强涤纶长丝印花图层帆布、防蚊多地迷彩针织布等10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有益海嘉里、江记酒庄等市级节水型企业4户。
消费品工业覆盖轻工、纺织、食品等门类,一向给人小打小闹、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印象。但在江津,“小东西”却做出了大价值——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450亿元。让“小东西”产生大价值的奥秘,正是数字化普及。
据了解,江津大力支持消费品企业加快数字化装备普及,开展信息系统集成,并推进企业加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全区消费品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以位于德感工业园的粮油行业龙头企业江津益海嘉里(重庆)有限公司(下称“益海嘉里”)为例,在益海嘉里的小包装车间可以看到,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一块液晶屏高悬正中,显示出7条生产线的产品数量、运行效率等实时数据。只需看一眼,就能掌握生产蕞新情况。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蕞明显的好处,就是降本增效。”益海嘉里副总经理王振荣介绍,经过智能化改造,益海嘉里实现了从接单到配送的全流程优化,企业实现了柔性生产,业务范围得到了拓展。
此外,江津还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创建品牌。截至目前,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23个,创建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3个,有消费品行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户、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5户;培育广州双桥、三五三九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户,市级消费品工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13户;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示范企业江记酒庄1户,江津米花糖厂等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试点企业8户。
“到2025年,全区消费品产业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其中规上产值达800亿元,年均增速1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江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2021年1月江津区出台的《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重点发展方向包括粮油食品,酒类,纸制品,农产品加工,智能、高端和健康消费品五个方面,确定了粮油制品,食品制造,白酒,果酒等其他酒类,造纸及包装,花椒精深加工,畜禽、蛋类和果蔬茶加工,陶瓷卫浴,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特色家居,其他智能及高端消费品,健康消费品13个细分领域及相关重点项目。
同时,提出七大主要任务,即坚持科技强企,推动大创新;实施补链强链,打造大集群;扩大产品影响,创建大品牌;聚焦绿色智能,促进大转型;强化质量安全,助力大健康;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大开放;联动一三产业,建设大市场。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江津将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将构建融合成渝地区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建设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作为定位,围绕各相关平台和载体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升级壮大消费品产业集群。
消费品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产业,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津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产业链群、增强创新能力,推动消费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促进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江津实现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4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35户。
江津是传统的工业大区。近年来,江津区高度重视消费品工业发展,从要素支撑、产业布局和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重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形成“一桶健康油”“一包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一篮富硒菜”等行业性集合品牌,消费品工业总体呈现经济贡献率高、增速快、结构优等特点。
自2019年10月成立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领导小组以来,江津区坚持产业导向、园区带动,通过综合实施推动大创新、创建大品牌、实现大开放、建设大市场、促进大转型等综合措施,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扩规模、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江津区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户、市级绿色工厂4户,玖龙纸业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三五三三高强涤纶长丝印花图层帆布、防蚊多地迷彩针织布等10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有益海嘉里、江记酒庄等市级节水型企业4户。
消费品工业覆盖轻工、纺织、食品等门类,一向给人小打小闹、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印象。但在江津,“小东西”却做出了大价值——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450亿元。让“小东西”产生大价值的奥秘,正是数字化普及。
据了解,江津大力支持消费品企业加快数字化装备普及,开展信息系统集成,并推进企业加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全区消费品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以位于德感工业园的粮油行业龙头企业江津益海嘉里(重庆)有限公司(下称“益海嘉里”)为例,在益海嘉里的小包装车间可以看到,偌大的生产车间内一块液晶屏高悬正中,显示出7条生产线的产品数量、运行效率等实时数据。只需看一眼,就能掌握生产蕞新情况。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蕞明显的好处,就是降本增效。”益海嘉里副总经理王振荣介绍,经过智能化改造,益海嘉里实现了从接单到配送的全流程优化,企业实现了柔性生产,业务范围得到了拓展。
此外,江津还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创建品牌。截至目前,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23个,创建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3个,有消费品行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户、市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5户;培育广州双桥、三五三九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户,市级消费品工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13户;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示范企业江记酒庄1户,江津米花糖厂等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试点企业8户。
“到2025年,全区消费品产业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其中规上产值达800亿元,年均增速1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江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2021年1月江津区出台的《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重点发展方向包括粮油食品,酒类,纸制品,农产品加工,智能、高端和健康消费品五个方面,确定了粮油制品,食品制造,白酒,果酒等其他酒类,造纸及包装,花椒精深加工,畜禽、蛋类和果蔬茶加工,陶瓷卫浴,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特色家居,其他智能及高端消费品,健康消费品13个细分领域及相关重点项目。
同时,提出七大主要任务,即坚持科技强企,推动大创新;实施补链强链,打造大集群;扩大产品影响,创建大品牌;聚焦绿色智能,促进大转型;强化质量安全,助力大健康;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大开放;联动一三产业,建设大市场。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江津将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将构建融合成渝地区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建设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作为定位,围绕各相关平台和载体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升级壮大消费品产业集群。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