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举行成功获批重庆开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闻发布会
(记者 谢国邦)8月31日,区政府新闻办主持举行成功获批重庆开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闻发布会。会上,区科技局、浦里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介绍了开州高新区的创建历程和科技创新的相关情况。部分中央和市级媒体参加发布会。
据介绍,2021年,全区科技创新产出指数达到45.02%,比上年增长22.75%,增幅居全市头部。自2019年,我区启动创建工作以来,我区牢牢抓住“高”“新”两个关键,以“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打造新生态、构筑新动能”为主线,推动创新要素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集聚共享。始终把高新区创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抓手,纳入全区“五个一批”清单,多次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及时编制创建方案、产业规划,举全区之力打好创建工作整体战、攻坚战、阵地战。
目前,开州高新区已培育科技型企业1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今年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引进和培育市级以上专业研发机构44个、科技服务机构48个,独立法人研发机构10个,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器)、星创天地4家;62家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据了解,开州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为8.33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三组团”进行空间布局:一区,即开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组团,即浦里组团、白鹤组团和平桥组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高成长性企业,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向高新区倾斜,提高产业综合承载力。
在规划上,按照近中结合的时序,开州高新区近期规划40平方公里、中期规划70平方公里。拥有“万达开”“万开云”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产城景相融合,5G+工业互联网等11种应用场景加持,加快完善路水电气讯及教育、医疗、商贸等配套服务,着力提升承载力、创新力和吸引力。远期规划实施南门、岳溪等区域开发,促进长沙、赵家、临江等片区功能互补。
去年,开州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33.8%、40.3%,二、三产业总产值达632亿元,工业增加值率达20.5%,工业集中度达85.5%,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23.2%,高技术服务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47%,科技创新产出指数达到45.02%、增长22.75%。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