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

admin8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22

  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转型而来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已经成为重庆城市文博新地标……作为重庆钢铁工业曾经的承载地,重庆大渡口区历经10年产业再造、10年城市更新,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转型而来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已经成为重庆城市文博新地标……作为重庆钢铁工业曾经的承载地,重庆大渡口区历经10年产业再造、10年城市更新,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大渡口区半个多世纪前因重钢而设区,这座沿长江一线分布的“十里钢城”,曾经烟囱林立、钢花闪耀,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2011年重钢因环保需要整体外迁,对大渡口带来的后遗症随之显现:全区工业产值萎缩了一半多,财政收入锐减,陷入“产业空虚”的窘境。

  如何实现产业“再造”?“关键是要找准方向,大渡口辖区面积小,又地处长江沿线和重庆主城区,就不能铺摊子,搞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大渡口区发改委副主任陈俊谋介绍,区里选择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单位产值论英雄”,重点培育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环境友好的产业集群。

  在大渡口区,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蕞近推出了一款具有高度灵敏性的微生物质谱仪,市场反响很好。“这款高端医疗设备汇集了专业研发团队全力攻关,通过精密算法测定细菌‘指纹’,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断速度。”公司首席科学家易维京说,依托不断强化的科研投入,中元汇吉持续推出优质体外诊断试剂、仪器,近5年来,公司年销售额始终保持50%以上的增速。

  搭建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重庆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光是在体外诊断这一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大渡口区就形成了从上游的体外诊断试剂、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到下游的医学检测服务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中元汇吉在内的链上企业已有80多家。

  “将科创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大渡口区重点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产业,产业结构由重变轻,由轻变好。”大渡口区委书记王俊告诉记者,目前大渡口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33%、52%,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

  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拆迁过程中,老厂区、老厂房往往是拆旧建新的重点。但大渡口区在重钢搬迁之后,保留了大面积的老厂房,并将其改造成为重庆工业博物馆,原本的“工业锈带”,成为文博地标,年游客接待量超过30万人次。

  走进重庆工业博物馆,重钢搬迁后留下的八连跨坡屋顶,原厂房内的铁轨、主电室,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蒸汽机等工业遗存保留完好……岁月沧桑、建筑无声,却饱含着文化味、历史感。重庆工业博物馆副馆长官咏琴介绍,将老厂房改造为博物馆,初衷就是记录重庆工业历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如今,以文博为载体,大渡口正在将重庆工业博物馆打造成为城市功能更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延伸打造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推动文商、文旅、文创等产业发展。

  “挖掘重庆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我们开发出了衣帽类、文具类等200多款文创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官咏琴告诉记者,文博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渠道还有很多:依托工业博览园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时尚品牌合作,承接品牌发布活动;打造非遗体验课堂、观影会等文化活动;为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众创空间、孵化平台……

  浩荡长江,流经大渡口30多公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江岸线资源。根据重庆市统一规划,沿大渡口区长江一线分布的钓鱼嘴半岛、义渡古镇、老重钢厂区等是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的“工业锈带”将真正转型成为“文化秀带”,成为重庆城市新名片。

  突出音乐元素、打造音乐之城,是大渡口区在建设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中的重点。以“音乐+”为载体,大渡口区先后举办重庆长江草莓音乐节、重庆穿越二号音乐节,吸引了数万人的粉丝人气;大渡口区还与音乐专业机构亚洲音乐联盟合作,共同将义渡古镇打造成为音乐小镇。亚洲音乐联盟组委会负责人张盈柔告诉记者:“从音乐人培训、音乐人工作室开办、音乐表演服务,再到音乐酒吧、民宿打造,一条完整的音乐产业链正在这里成型。”

  在大渡口,占地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钓鱼嘴半岛更是将变身为音乐半岛,高标准规划建设长江音乐厅、长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等项目,集音乐创作表演、人才培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

  从“灰色钢城”到音乐都市,大渡口正在展现崭新的城市气质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重庆老工业基地大渡口区10年转型记2021-07-31 07:16:33来源:0条评论

  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转型而来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已经成为重庆城市文博新地标……作为重庆钢铁工业曾经的承载地,重庆大渡口区历经10年产业再造、10年城市更新,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大渡口区半个多世纪前因重钢而设区,这座沿长江一线分布的“十里钢城”,曾经烟囱林立、钢花闪耀,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2011年重钢因环保需要整体外迁,对大渡口带来的后遗症随之显现:全区工业产值萎缩了一半多,财政收入锐减,陷入“产业空虚”的窘境。

  如何实现产业“再造”?“关键是要找准方向,大渡口辖区面积小,又地处长江沿线和重庆主城区,就不能铺摊子,搞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大渡口区发改委副主任陈俊谋介绍,区里选择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单位产值论英雄”,重点培育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环境友好的产业集群。

  在大渡口区,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蕞近推出了一款具有高度灵敏性的微生物质谱仪,市场反响很好。“这款高端医疗设备汇集了专业研发团队全力攻关,通过精密算法测定细菌‘指纹’,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断速度。”公司首席科学家易维京说,依托不断强化的科研投入,中元汇吉持续推出优质体外诊断试剂、仪器,近5年来,公司年销售额始终保持50%以上的增速。

  搭建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重庆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光是在体外诊断这一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大渡口区就形成了从上游的体外诊断试剂、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到下游的医学检测服务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中元汇吉在内的链上企业已有80多家。

  “将科创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大渡口区重点发展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产业,产业结构由重变轻,由轻变好。”大渡口区委书记王俊告诉记者,目前大渡口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33%、52%,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

  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拆迁过程中,老厂区、老厂房往往是拆旧建新的重点。但大渡口区在重钢搬迁之后,保留了大面积的老厂房,并将其改造成为重庆工业博物馆,原本的“工业锈带”,成为文博地标,年游客接待量超过30万人次。

  走进重庆工业博物馆,重钢搬迁后留下的八连跨坡屋顶,原厂房内的铁轨、主电室,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蒸汽机等工业遗存保留完好……岁月沧桑、建筑无声,却饱含着文化味、历史感。重庆工业博物馆副馆长官咏琴介绍,将老厂房改造为博物馆,初衷就是记录重庆工业历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如今,以文博为载体,大渡口正在将重庆工业博物馆打造成为城市功能更新、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博物馆的基础上,延伸打造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推动文商、文旅、文创等产业发展。

  “挖掘重庆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我们开发出了衣帽类、文具类等200多款文创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官咏琴告诉记者,文博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渠道还有很多:依托工业博览园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时尚品牌合作,承接品牌发布活动;打造非遗体验课堂、观影会等文化活动;为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众创空间、孵化平台……

  浩荡长江,流经大渡口30多公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江岸线资源。根据重庆市统一规划,沿大渡口区长江一线分布的钓鱼嘴半岛、义渡古镇、老重钢厂区等是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的“工业锈带”将真正转型成为“文化秀带”,成为重庆城市新名片。

  突出音乐元素、打造音乐之城,是大渡口区在建设长江文化艺术湾区中的重点。以“音乐+”为载体,大渡口区先后举办重庆长江草莓音乐节、重庆穿越二号音乐节,吸引了数万人的粉丝人气;大渡口区还与音乐专业机构亚洲音乐联盟合作,共同将义渡古镇打造成为音乐小镇。亚洲音乐联盟组委会负责人张盈柔告诉记者:“从音乐人培训、音乐人工作室开办、音乐表演服务,再到音乐酒吧、民宿打造,一条完整的音乐产业链正在这里成型。”

  在大渡口,占地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钓鱼嘴半岛更是将变身为音乐半岛,高标准规划建设长江音乐厅、长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等项目,集音乐创作表演、人才培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

  从“灰色钢城”到音乐都市,大渡口正在展现崭新的城市气质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蕞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52亿!重庆连中五个大项目

252亿!重庆连中五个大项目

  项目概况:本项目主要包括7个子项目:1、科创新城金汇大道;2、综合能源站;3、科教文化综合体;4、大学园区污水处理厂;5、科创新城大学园区-A区;6、科创新城大学园区-B区;7、科创新城大学园区-C区。具体详见资格预审文件第五章。   本项目总投资为57956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9944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42217万元(含土地费用94769万元),预备费...

两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两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在“十三五”全面收官、“十四五”开启新局的关键节点,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两江新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引领就是要走在前、作表率。近年来,瞄准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两江新区紧紧围绕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红筹聚焦产业高...

中信银行发布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

中信银行发布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民营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引金融“活水”浇灌民营经济,中信银行全新出台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以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民企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助力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持续强化对...

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

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

  声明:,,,。详情   2018年2月7日,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在南岸区正式揭牌。该园区占地2.47平方公里,定位为特色智能产业集聚区、数据运营平台集聚区、智能制造创新集聚区、智慧生活新城和智能化生态圈。   项目将紧扣重庆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定位,助力重庆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志在“对标”武汉的光谷、贵阳的数谷、...

主体研发实力不断突破 成果转化应用提质加速 我区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主体研发实力不断突破 成果转化应用提质加速 我区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你见过24K(1080P的24倍)分辨率的VR展厅吗?你知道一枚摄像头可以实现厂区无人值守状态下的安全监控吗?你能想象公共卫生间的感应水龙头靠“水能”持续供电吗?这些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南岸辖区企业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成果。区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南岸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5家,同比增长35.8%,在全市排名第4;科技型企业1193家,同比增长62.5%,在全市...

产业集群牵引 科技创新驱动 营商环境优化

产业集群牵引 科技创新驱动 营商环境优化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的活力积蓄在机械轰鸣中。   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先进变速器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等大批科技成果得以转化、生产……从项目到车间,从企业到园区,璧山...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与涪陵区签署金融支持“十四五”期间涪陵“科创+”“绿色+”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与涪陵区签署金融支持“十四五”期间涪陵“科创+”“绿色+”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

  近日,涪陵区“科创+”“绿色+”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对接会议召开,进一步加强政银企沟通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强化金融服务,合力推动涪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与涪陵区签署金融支持“十四五”期间涪陵“科创+”“绿色+”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给予涪陵区意向性授信100亿元。   据了解,到2021年9月末,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已向涪陵区累计投放绿色融资超40亿元,客...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超2400家;拥有科技创新平台314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9个;累计帮助28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46亿元……这是北碚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交出的“成绩单”。   近年来,北碚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以绵碚科技合作、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