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蹲点看遂宁丨安居区保石镇:闲置厂房“变身记”
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总会在个体上有所投射。在遂宁加速升腾“成渝之星” 、奋力筑“三城”兴“三都”的征程上,遂州儿女是变化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奋进的参与者、推动者。
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报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即日起,川报遂宁全媒体中心推出“一线蹲点看遂宁”栏目,通过在基层一线蹲点探访的方式,深入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田间地头,观察乡村新貌、产业新貌、城市新貌,用小切口带你管窥创新之举,用微视角******发展之变 ,在一线触摸遂宁奋进脉搏,为您记录和讲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请垂注。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遂宁观察 邹霞 图片/廖锦辉
从遂宁城区出发,驱车半小时,高速公路出口不远处,就是安居区保石镇。5月27日,初夏时节,记者蹲点探访保石镇,田野里秧苗青青,桃园里果香四溢,村民正在采摘、打包桃子。货车在一旁等待着,准备将新鲜水果运往城市。
货车来往果园和高速公路的途中,要经过一座正在加快建设的食品加工厂。保石镇清泉村村民刘芬芳每天路过,都要看看厂房建设新进展,“大家都很期待,厂房修好后,家门口就能上班。”
实际上,仅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的鞭炮厂。去年,保石镇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择优引入优质企业。沉睡的“冷资产”焕发新生,正逐渐变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热产业”。
原先废弃的保石镇鞭炮厂坐落于保石镇卧牛寺村和清泉村附近,占地100余亩。在2020年成功转型后,厂区交由镇政府和村集体进行管理。
如何让沉睡的资产焕发新生?保石镇将目光转向招引农业产业企业,旨在通过引能人回村,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就近就业。
“这也是补齐产业链的好机会。经过多年发展,保石镇以香桃、柑橘为主的经果类产业已初具规模,但因农业产业链延伸不足,农产品效益得不到蕞优发挥。”保石镇镇长张均说,招商引资重点瞄准对产业链有帮助、有带动性的农业企业,重点对接从保石镇走出的成功企业家。
在招引过程中,保石镇得知成都武冠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有意回乡发展的信息后,主动对接联系,巧打“乡情牌”,回引老乡刘劲松在保石镇投资建厂。
经过半年的对接筹备,去年12月,双方签订协议。今年3月,由成都武冠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四川武冠冠生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品厂基地建设项目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布局月饼、粽子、四季糕点、馅料4条食品生产线亿元,常年可提供固定工作岗位300个。
为何选择回来建企业?“除了便捷的交通,距离成都、重庆等市场比较近。还有优良的营商环境,从项目洽谈到建厂,这里提供了‘保姆式’服务。项目建成后,公司计划把整厂从成都市新都区搬迁至遂宁市安居区。”公司负责人刘劲松说。
接“二”连“三”,乡村产业迎来“合伙人”
开工快3个月的项目建设现场,一座现代化的粽子厂房在原先废弃厂房基础上拔地而起,自动化设备已经进场,正在安装调试。另一侧,月饼厂房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
“新厂投产后,公司计划推广订单式农业,由公司下订单,农户按单种植,逐步实现糯米、小麦、豆类、冬瓜等大部分原材料就地就近采购。”刘劲松说。
“通过武冠冠生园原材料种植、就近务工、土地分红等,将带动村民稳定增收,预计今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2023年达到2.3万元。”张均说。
企业落户,产业发展有了“合伙人”,保石镇的产业发展之路也更加清晰——在月饼厂旁边,一座包括生鲜冷链、智能烘干、仓储物流库房、桃文化体验馆等项目在内的保石现代农业综合服务配套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以此为抓手,保石镇将着力打造“一地三园”,加快安居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莲花湖现代农业片区冷链物流产业园、武冠冠生园精品原材料种植园三园建设进程。
张均拿出一张保石镇农业产业地图,上面清晰描绘了保石镇农业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一地三园’打造成型后,将形成农产品生产、存储、精深加工、物流销售、特色研学体验的全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村的农业产业扩面提质和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张均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