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120210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文件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文件(1)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头部实验小学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文件
共青团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华泰联合-零售行业晨报-120210
内容提示:关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有关情况的说明 管委会各部门, 市驻高新区各部门, 有关单位: 为利于招商引 资和接待工作的顺利规范开展, 管委会办公室牵头起草了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便于各单位在招商引资及对外接待时使用。 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 版本类型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分为大数据、 小数据两个版本, 主要是由于统计口 径不同, 涉及的相应指标数据存在区别。 二、 使用范围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大数据)》 主要用于对外招商引 资及接待科技部、 火炬中心、 兄弟高新区考察等使用; 《重庆高新技...
上传日期:2012-10-11 07:31:10
关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有关情况的说明管委会各部门, 市驻高新区各部门, 有关单位: 为利于招商引 资和接待工作的顺利规范开展, 管委会办公室牵头起草了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便于各单位在招商引资及对外接待时使用。 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 版本类型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分为大数据、 小数据两个版本, 主要是由于统计口 径不同, 涉及的相应指标数据存在区别。 二、 使用范围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大数据)》 主要用于对外招商引 资及接待科技部、 火炬中心、 兄弟高新区考察等使用;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小数据)》 主要用于重庆市内的市领导、 市级部门、 兄弟区县等接待使用。 三、 更新及获取 管委会办公室将于每季度的次月 底, 定期对两个版本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进行更新, 并通过管委会 QQ 群进行共享发布, 供各部门和单位下载使用。 联系人: 曹锐, 联系电线 二〇一二年二月 十日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大数据) 重庆高新区于 1991 年 3 月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是首批 5 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 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高技术服务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 两江半岛中心地带、 成渝经济区重庆门户 , 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 2010 年 10 月 ,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重新组建, 新规划面积 70平方公里, 其中: 东部石桥铺、 二郎改造提升区 20 平方公里, 西部金凤、 含谷、 白市驿组团拓展开发区 50 平方公里。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重庆高新区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 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配套体系, 站在了 加快“三次创业”、 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 2011 年, 重庆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30 亿元, 同比增长28. 36%; 工业总产值 903 亿元, 同比增长 31. 44%; 技工贸总收入1100 亿元, 同比增长 19. 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7 亿元, 同比增长 234%; 招商引 资实际到位资金 79 亿元, 其中实际利用外资 3. 1亿美元; 出口 创汇 11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7. 5%。 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 成功引 进华硕电脑建设华硕中国第二营运总部, 拥有重庆蕞大数码产品市场, 构建起从研发、制造到销售、 服务的电子信息完整产业链; 前沿生物、 赛诺药业、 泰濠制药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和格力空调、 梅安森科技等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蓬勃发展; 国家质检中心基地、 莱佛士国际教育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相继落户 高新区拓展区; 2011 年, 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两块“国家级” 牌子, 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 科研实力。 现有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点科研院所; 拥有国家级创新服务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专业创新服务机构; 建成留学生创业园、 二郎高科孵化园等一批科技孵化平台和产业楼宇; 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引 进激励等系列政策, 每年安排科技创新奖励扶持资金将超过 1000 万元; 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 大力争取纳入国家“新三板” 扩大试点范围, 新培育梅安森科技公司成为 2011 年全市首家在创业板上市企业; 加快与三军医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 研、 服” 战略联盟, 为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强力支撑。2011 年, 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 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产品74 项, 成为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区和重庆市首批市级 “人才特区” 。 配套体系。 区内交通便捷, 成渝高速连动巴蜀, 中环快速路、白彭公路纵通南北, 高新大道、 横二路横贯东西, 九龙坡港水陆联运, 轻轨、 铁路畅通无阻。 依托重庆“渝新欧” 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全国五大枢纽机场之一的江北国际机场, 高新区汇集形成水、陆、 空无缝连接的立体交通网络, 便捷通达世界。 与市区供电局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燃气、 供排水、 通讯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新区舒适宜居, 市场繁荣, 坐拥彩云 湖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和重庆奥体中心, 协信 天骄城、 美因河谷等一批高端房产舒适宜居, 中新城上城、 居然之家等大型商贸企业建成开业, 拥有 IT、 机电、 汽配等各类专业市场 24 家, 四星级以上酒店 5 家。 规划定位。 “十二五” 期间, 高新区将按照“五年西部领先,十年全国一流” 的发展目 标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积极对接国家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坚持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高技术服务为优势产业, 现代物流、 文化科技、 节能环保、 新能源、 新材料等其他产业同步发展的“1+3+X” 产业体系, 力争到2015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 3000 亿元, 营业总收入突破 5000 亿元, 建成西部领先、 跻身国家高新区一流序列的“自 主创新战略高地, 新兴产业核心载体, 科学发展示范窗口 ”。 空间布局。 坚持东西并举, 以东部提升改造区和西部拓展开发区“双轮驱动”, 合理空间布局, 科学规划实施。 改造提升区: 按照“一轴、 两核、 四片区” 的总体布局, 对石桥铺、 二郎地区进行空间再造和产业重构。“一轴”, 指以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 打造“生态廊道” 和“产业通道”。 “两核”, 指打造石桥铺、 二郎两个核心区, 将石桥铺地区建成长江上游的 IT 数码中心, 二郎地区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型企业总部经济发展。“四片区”, 指六店子、高庙、 奥体中心、 彩云湖周边等四个综合配套片区, 作为两核溢出效应的承接地, 着力完善居住、 娱乐、 健身、 休闲、 购物等基本功能, 发展以生活配套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拓展开发区: 按照“一区 多园” 的思路和“市场导向、 创新驱动、 集约发展、 效益领先” 的目 标, 以成渝高速公路为纽带连接, 在西部金凤、 含谷、 白市驿组团合理布局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 生物医药园、 高端装备制造园、现代物流园、 研发总部园等新兴产业园区, 打造国家级综合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小数据) 重庆高新区于 1991 年 3 月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是首批 5 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 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 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高技术服务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 两江半岛中心地带、 成渝经济区重庆门户 , 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 2010 年 10 月 ,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重新组建后正式挂牌运行,新规划面积 70 平方公里, 其中: 东部石桥铺、 二郎改造提升区 20平方公里, 西部金凤、 含谷、 白市驿组团拓展开发区 50 平方公里。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重庆高新区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 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配套体系, 站在了 加快“三次创业”、 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 2011 年, 重庆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6. 9 亿元, 同比增长 21. 2%; 工业总产值 337. 2 亿元, 同比增长 41. 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69. 8 亿元, 同比增长 40.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8. 6 亿元, 同比增长 33. 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 4 亿元, 同比增长 120. 7%; 区级税收12. 5 亿元, 同比增长 48. 8%;招商引 资实际到位资金 79 亿元, 其中实际利用外资 3. 1 亿美元;进出口 总额 5. 0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83. 4%, 其中出口 总额 4. 62亿美元, 同比增长 369%。 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 成功引进华硕电脑中国第二营运总部, 拥有重庆蕞大的百亿级“IT” 数码市场, 构建起从研发、 制造到销售、 服务的电子信息完整产业链,重庆高新区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重点扶持打造的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 前沿生物、 赛诺药业、 泰濠制药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和格力空调、 东方鑫源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蓬勃发展; 国家质检中心基地、 莱佛士国际教育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相继落户 高新区拓展区。 科研实力。 拥有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点科研院所和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创新服务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提供专业创新服务; 建成留学生创业园、 二郎高科孵化园等科技孵化平台和产业楼宇近 100 万平方米; 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引 进激励等系列政策, 每年安排科技创新奖励扶持资金超过 1000 万元; 基本形成集“投、贷、 保、 补、 扶” 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 提供高效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成功培育梅安森科技公司等一批科技企业成功上市;与三军医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 学、 研、 服” 战略联盟,为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强力支撑。 一年来, 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 家、 高新技术产品 74 项, 成为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区和重庆市首批市级“人才特区” 。 配套体系。 区内交通便捷, 成渝高速连动巴蜀, 快速路一纵线、白彭公路纵通南北, 高新大道、 横二路横贯东西, 九龙坡港水陆联 运, 轻轨、 地铁、 铁路畅通无阻。 依托重庆“渝新欧” 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 全国五大枢纽机场之一的江北国际机场, 高新区汇集形成水、 陆、 空无缝连接的立体交通网络, 便捷通达世界。 与市区供电局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燃气、 供排水、 通讯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 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新区舒适宜居, 市场繁荣,坐拥彩云湖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和重庆奥体中心, 协信 天骄城、美因河谷等一批高端房产舒适宜居, 中新城上城、 居然之家等大型商贸企业建成开业, 拥有 IT、 机电、 汽配等各类专业市场 24 家,四星级以上酒店 5 家。 规划定位。 “十二五” 期间, 高新区将按照“五年西部领先,十年全国一流” 的发展目 标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积极对接国家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坚持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为支柱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高技术服务为优势产业, 现代物流、 文化科技、 节能环保、新能源、 新材料等其他产业同步发展的“1+3+X” 产业体系, 力争到 2015 年工业总产值突破 1500 亿元, 营业总收入突破 2000 亿元,建成西部领先、 跻身国家高新区一流序列的“自 主创新战略高地,新兴产业核心载体, 科学发展示范窗口 ”。 空间布局。 坚持东西并举, 以东部提升改造区和西部拓展开发区“双轮驱动”, 合理空间布局, 科学规划实施。 改造提升区: 按照“一轴、 两核、 四片区” 的总体布局, 对石桥铺、 二郎地区进行空间再造和产业重构。“一轴”, 指以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 打造“生态廊道” 和“产业通道”。 “两核”, 指打造石桥铺、 二郎两个核心 区, 将石桥铺地区建成长江上游的 IT 数码中心, 二郎地区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型企业总部经济发展。“四片区”, 指六店子、高庙、 奥体中心、 彩云湖周边等四个综合配套片区, 作为两核溢出效应的承接地, 着力完善居住、 娱乐、 健身、 休闲、 购物等基本功能, 发展以生活配套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拓展开发区: 按照“一区多园” 的思路和“市场导向、 创新驱动、 集约发展、 效益领先” 的目 标, 以成渝高速公路为纽带连接, 在西部金凤、 含谷、 白市驿组团合理布局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 生物医药园、 高端装备制造园、现代物流园、 研发总部园等新兴产业园区, 打造国家级综合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