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11月30日下午3点,重庆市长黄奇帆,在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签约仪式上表示,重庆钢结构产业公司的签约运营,拉开了重庆市钢铁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夏一仁 张晓峰) “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开展的签约活动,为重庆市的钢铁行业与建筑业搭建起了融合发展新平台,公司签约运营后,不仅能开拓钢铁行业转型脱困、创新发展的空间,也可给建筑业强筋壮骨、增添绿色元素,必将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11月30日下午3点,重庆市长黄奇帆,在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签约仪式上表示,重庆钢结构产业公司的签约运营,拉开了重庆市钢铁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大幕。黄奇帆希望公司加快资源整合,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成长为“集成能力强、技术含量高、融资能力优、管理运营佳”的钢结构龙头企业。
黄奇帆在讲话中指出,钢结构颠覆了传统建筑模式,把工人现场现浇建造方式,转变为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用工更少、工期更短、社会和环境影响大幅降低,质量安全也能更好控制。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钢结构建筑抗震性好、安全系数高,建筑生命周期将延长30-40年,综合成本要低20-30%,并能减少约80%建筑垃圾和60%耗材,体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黄奇帆认为,此次签约,助推了重钢转型脱困,公司运营后,有望每年就地消化重钢上百万吨产能,扭转“两头在外”的物流成本劣势,还能在设计、施工、装配、物流等环节创造边际效益,实现重钢化解产能和转型升级的“一箭双雕”。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上,公司实现多个国有骨干企业合资合作,以混合所有制的方式优化了股权结构、整合了资产资源,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有望迈出混合所有制探索的新步伐,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
黄奇帆表示,签约的成功,使重庆增添了城市建设生力军,重庆“八大投”加盟后,有利于引入金融支持,使公司兼具“投行+总承包+PPP”的功能,具备承揽公共设施建设的较强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拓展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提高工程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更加推进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安全产业基地建设,公司发展起来后,不仅可以补齐重庆市钢结构发展的短板,形成钢结构与预制结构“双轮驱动”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新格局,还可支撑安全产业10多种产品装备的发展,助推重庆建设全国安全产业示范基地。
重庆钢铁集团董事长刘加才在签约仪式上郑重承诺,重庆钢结构产业公司将以签约的项目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迅速整合内外优质资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全力打造钢结构全流程、全产业链的集成服务商和龙头企业,在有效支撑重钢的钢材市场占有率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记者了解到,此次签约的单位及部门有,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市大渡口区、重庆市长寿区、重庆地产集团、重庆城投集团等17家单位。
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主持签约仪式,重庆市副市长陈和平等出席签约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