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doc
PAGE PAGE 4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介绍 一、委托管理前经开区的基本情况 重庆经开区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西部地区蕞早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用地面积9.6km2。2001年开始形成一区两园格局,南区5.0 km2,北区4.6 km2,并在北部新区设置了83.7km2的拓展区。十多年来,经开区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绿色食品、服装等六大产业,到2009年,入驻工业企业超过200家,外商投资企业89家、外贸企业7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近30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2亿元,同比增长14.5%。综合实力处于西部领先、全国中等水平,2009年在西部1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总量排名第二。 二、经开区新一轮发展的空间布局 目前,经开南区发展空间已经饱和,无法承载经开区新一轮的发展任务。南区原有的9.6km2面积目前已建成7.9km2,其中居住和综合用地6.5km2、工业用地1.4 km2,在建和拟建项目用地1.7 km2(全部为居住用地),土地开发率达到100%,已经饱和,没有新的发展空间,周边也没有拓展区域,无法承载经开区新一轮的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经开区的土地置换和拓展到南岸区大茶园地区,并将经开区委托南岸区管理,使重庆主城北有两江新区、东南有经开区、西有高新区,形成以两江新区为龙头、经开区和高新区为辅翼,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三足鼎立、并驾齐驱、竞相发展之势,推动重庆主城跨越式发展。按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经开区规划范围应满足可建设用地50 km2,其中产业用地不少于50%,产业用地每平方米公里产出不少于100亿,综合配套用地25%,基础设施及公建用地25%,并且不受现版规划限制。 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和比选论证,初步在大茶园地区选择了60km2的区域,拟作为新区进行置换和拓展开发。 (一)新区的战略地位 新区北从东港、广阳岛起,与两江新区和果园港隔江相望,南至茶园工业园边缘,与巴南区接壤,西到通江大道,紧临铜锣山脉,东以外环高速和明月山脉为界,恰好处于“两江万亿工业区”和“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的结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向北承接两江新区,向南承担江南万亿工业走廊发展龙头的战略任务,沿江而下经长寿、涪陵、丰都、石柱,与万州经开区首尾呼应,并带动主城东南部经济发展,真正从区位辐射效应上体现了在重庆主城东南部布局经开区的战略意义。 (二)新区的土地现状 新区全部在大茶园地区范围内,总面积62.5km2,处于两山一江之间,地势较为平坦,不可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小,可开发建设用地在47.2km2左右,占总面积的81.1%—87.5
SHT 3043-2014 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pdf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