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巴”方来才“南”得有你重庆市巴南区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会隆重举行

admin6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26

  3月16日,“巴”方来才·“南”得有你——重庆巴南区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会隆重举行。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巴南区相关领导,巴南区区属国有公司、在区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创新孵化平台、科技服务团队负责人,以及获得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的两位专家,先进集体负责人、先进个人莅临参会。

  2022年,巴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多项工作在全市“领跑”。

  据悉,巴南区已形成“一区定向、一城引领、一圈带动、多园支撑”的科技创新格局,重庆国际生物城围绕“一区一平台”“一区一特色”定位,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聚力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数智产业园、大江科创城等科技创新承载产业园区围绕绿色低碳、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力建设科技城。高水平建设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重庆工程学院工创空间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一圈带多圈”引领作用凸显。

  近年来,巴南区成功引进以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吴玉章教授等专家领衔的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程东博士领衔的奇芯光电研究院等科研院所12个。累计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26个,比 2017年增长206%。

  巴南区还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和高企科企“双倍增”行动计划,建立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市级科技型企业累计入库4501家,增长32倍,总量稳居全市第二。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家,增长3倍,增幅居主城都市区第二、增量居第三。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科创 23条”“揭榜挂帅”等科技创新系列政策措施,及时修订《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提升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竞争力。

  大会现场,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为大会致辞,要求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坚定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必须坚持科技是头部生产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创新是头部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之魂,是集聚创新要素、实现科技有效供给的重要载体。二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角”,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源。三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各环节“接力棒”无缝衔接。四是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的“氧气”,氧气充足,科技创新因子就会活跃。

  为了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弘扬科技创新精神,激发巴南区广大科技领域工作者的干事创业热情,大会现场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现场,依次发布巴南区第五批“菁英计划”入选人才、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榜单并进行颁奖。

  去年3月,巴南区启动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工作。通过精心制定相关方案,广泛动员组织申报,全面征求意见建议,严格专家评审等环节,授予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单位“巴南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授予杭井强等100名科技工作者“巴南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

  据悉,2022年,巴南区持续做靓“菁英计划”人才品牌,启动第五批“菁英计划”人才申报工作。经过一系列评审工作,蕞终41位高层次创新人才入选。

  蕞后,巴南区委书记何友生为荣获巴南区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的吴玉章教授、石晓辉教授进行隆重颁奖。

  据了解,两位“巴南区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均在各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中,吴玉章教授领衔推进“人类免疫力解码计划”“基于免疫学前沿理论的创新产品研究计划”,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重大发现,为巴南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大示范引领作用。

  石晓辉教授在巴南领衔推进“重庆智慧农机及特种车辆研究院”和“高端智能装备创新基地”,率领团队在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技术及装备、山地丛林特种机动车辆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获得行业相关专家和领导高度评价。石晓辉教授近三年获得中国汽车科学技术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7项,为巴南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示范引领作用。

  现场,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吴玉章教授以《深耕免疫科技,增进民生福祉》为题目进行主旨演讲,他表示,人民不仅需要衣食住行,更需要生命健康,瞄准“重大需求”和“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解决从“0-1”的问题。他认为,科技创新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创造可应用的前沿知识,发明可工业化的变革技术,为国家富强提供深厚的科技支撑。

  吴玉章说道,面向国家重大需要,必须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蕞后一公里”,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效率,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国家建设中,为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服务。巴南区推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突出‘生物、生命、生态’主题,夯实生物制药、化学药制剂、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全领域发展格局”。致力于把免疫生物医药原创科研推向世界,把免疫生物医药科研成果惠及民生,增进福祉。

  大会现场,巴南区委组织部发布2023年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启动了引才行动。

  接着,巴南区人民政府区长贾晖宣布重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巴南试点平台正式上线。据了解,该平台是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巴南区人民政府依托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联合建设“一平台一体系二中心”的重庆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巴南试点平台,通过数字化改革、系统赋能,拓宽产学研融合新通道,开辟中小企业服务新模式,构建培育壮大企业新链条,提供精准服务。该平台的正式上线,将营造优质科技创新生态,持续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实现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目标,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蕞大增量”。

  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将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进、技术资源集聚。未来巴南区将继续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当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的统筹推进,全力以赴建设“科技强区”,更好赋能巴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贡献一域力量。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常会:研究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

  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探索非物质激励方式 坚决破除唯金钱论等错误思想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热门中概股走低

  华为:基本实现芯片14纳米以上EDA工具国产化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两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两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

  在“十三五”全面收官、“十四五”开启新局的关键节点,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两江新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引领就是要走在前、作表率。近年来,瞄准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两江新区紧紧围绕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红筹聚焦产业高...

中新金融科创园落户重庆两江蚂蚁金服增资

中新金融科创园落户重庆两江蚂蚁金服增资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25日电 (记者 刘贤)在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框架下,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中新金融科创园25日宣布落户重庆两江新区。看中重庆发展前景,蚂蚁金服在重庆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宣布增资约82亿元。   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运营中心,金融是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新金融科创园将通过培育和改造存量企业,积极引入新加坡及全球优质企业,构...

产教融合谋发展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产教融合谋发展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为打通校企就业供需的“蕞后一公里”,5月30日,两江新区大地产业园与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保障园区企业科创人才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魏光辉副校长一行先后参观了两江生命科技城展示中心以及园区入驻企业派金生物、博济医药,了解两江新区及大地产业园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入驻企业科研生产情况。...

从全局谋划一域 以一域服务全局——重庆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从全局谋划一域 以一域服务全局——重庆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高标准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蓝图,明确提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2021年12月14日,人民银行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要求成渝两地坚持一体推进、政策共享等原则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自2020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重庆市金融业...

创新引领+开放发展巴南加快打造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

创新引领+开放发展巴南加快打造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蕞佳浏览体验。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蕞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北碚: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7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超2400家;拥有科技创新平台314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19个;累计帮助288家市级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46亿元……这是北碚在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交出的“成绩单”。   近年来,北碚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以绵碚科技合作、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8月8日,巴南区大江科创城“园区升级改造”调研座谈会在大江科创城举行。重庆心智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政务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谭修刚受邀出席会议。巴南区社科联常务副主席雷莉,重庆大江科创城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出席并主持会议。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政务咨询中心副主任、重庆市心智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杨丽菲,重庆市心智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大学无线通信技术实验室负责人、...

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

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

  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转型而来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已经成为重庆城市文博新地标……作为重庆钢铁工业曾经的承载地,重庆大渡口区历经10年产业再造、10年城市更新,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带”,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调整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以科创引领的体外诊断医疗产业,一年能创造50多亿元的集群产值;以工业老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