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规模工业总产值188万亿元形成2+6+6+36产业园区架构体系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重庆市规模工业总产值1.88万亿元 形成2+6+6+36产业园区架构体系
近日,为更好地引导推进“十四五”时期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第158次常务会议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8次会议审议同意,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21〕29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
自2002年全面启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以来,通过20年的快速发展,全市已构建形成“2+6+6+36”(2代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头部个6代表3个国家级高新区和3个国家级经开区,第二个6代表6个综合保税区,36代表9个市级高新区和27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以下统称产业园区或园区)产业园区架构体系,涵盖了除渝中区以外的所有区县。2020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1.88万亿元、占全市84%,园区已逐步打造成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和主引擎。
《意见》明确了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定位。《意见》指出,要坚持创新、集群、智能、绿色、融合发展方向,立足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着力发挥园区在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城镇就业等方面的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承载功能,加快把全市园区打造成为先进制造集聚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开放发展先行区、产城景融合示范区,为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意见》明确了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特色引领、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绿色发展的园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并从经济支撑持续扩大、特色发展成效显著、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智慧赋能水平提升、绿色发展本底夯实五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意见》明确了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意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产城景融合发展角度,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打造特色园区、提升创新发展水平、智慧赋能园区发展、拓展开放发展空间、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综合承载功能和坚持绿色安全发展等七个方面的工作任务,其中布局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建设新型智慧园区、打造中小企业生态家园首次纳入园区高质量发展体系之中。
《意见》明确了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意见》从加大财政支持、加强融资服务、加强用地保障、支持实体运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综合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支撑体系,并首次提出建立完善全市园区统计体系和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等工作举措。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必将极大地支撑推动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意见》立足于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系统性、创新性地描绘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指明了实施路径,是指引和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