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工业园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重庆茶园工业园区为例,选取了13个评价指标,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利用特尔斐法对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利用程度较高,用地效益较好,但管理绩效偏低,还有潜力可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建议。
【作者简介】沈亚明(1980—)男,汉族,湖南怀化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园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工业园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着既要保障国家提出的18亿亩耕地红线,又要保障建设用地的难题。因此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蕞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了当前势在必行的举措。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工业园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1]。然而,由于存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用地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使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探讨和研究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问题和解决途径,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根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采用特尔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集约度综合分值法对重庆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指导园区土地利用管理基础信息建设,园区扩区升级、动态监控及有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2]。
重庆茶园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城市规划建设主城区外围11个组团之一的长生桥镇境内(隶属长生组团),是重庆市主城区的拓展区。是重庆市跨世纪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南北两翼、并驾齐驱”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建设的工业园区,也是重庆市南岸区现代化产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蕞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园区于2002年12月设立,是重庆市政府首批批准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园区启动区面积为2km2。2003年经重庆市批准,重庆茶园工业园区进行了头部次扩区,拓展区规划面积2km2。本文的研究范围为经国家审核批准的四至范围,面积实测为4.0233km2。
经过7年的开发建设,截止到本次评价工作的评价时点2009年12月31日,除不可建设土地外,重庆茶园工业园区开发土地面积359.94公顷,土地开发率达到92.15%;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41.33公顷,土地供应率达到94.83%;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300.33公顷,土地建成率达87.99%。目前入驻企业74家,已建成投产企业55家,一批知名企业,如国虹科技、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长江电工、雅戈尔相继落户园区。2009年重庆茶园工业园区总收入达到229.21亿元,企业固定资产历年累计投资额达到164.68亿元,园区已经成为重庆市重要的以机械装备制造和消费类电子电器制造为主的特色工业产业园区,并把现代加工制造业作为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主攻方向,继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使之成为城市发展蕞重要的产业支撑。
以地块为单位,共调查了四至范围内191个地块用地单位名称、地籍编号、坐落、土地面积(不含代征地)、用途、供地方式、供地时间、有偿使用出让年限、出让方式等地块信息。调查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南岸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局、重庆茶园工业园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并完成了对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建库。在此基础上遵循综合性、主导性、政策导向性、可操作性、因地制宜、点面结合的原则,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取13个指标,建立包括目标、子目标和指标三个层子的指标体系(见表1)。
本次评价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对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1)计算权重值[2]:
本次评价指标权重确定邀请了相关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5位相关领域专家打分确定。专家研究方向包括土地规划和管理、区域经济等,专家平均年龄41岁,其中教授4名,研究员1人,副教授2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其余为工程师或管理人员。经2轮打分汇总整理后,求取相应的平均值,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值(见表1)。
评价指标的理想值是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判的标准,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是技术方案中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难点。理想值确定的不合理,将会影响整个评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就不能准确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也就失去了开发区评价目的和意义[3][4]。由于各开发区发展背景、现状条件的迥异,地区传统文化、思想意识的差别,以及政府决策倾向、发展重点的不同,决定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标准目前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这要求我们在确定理想值时,要从自身特点和区位条件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开发区自身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综合确定理想值[3][5]。本文主要是以目标值法、专家咨询法、发展趋势估计法、经验借鉴法等多种方法,和国家、重庆市等权威部门的一系列技术标准、文件、规定中所罗列的与园区用地评价指标的数据口径一致的相关内容以及园区的相关规划为参考,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理想值(见表2)。
重庆茶园工业园区评价指标标准化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以指标实现度分值进行度量,按公式(2)计算:
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应在0~100.00%之间,当大于100.00%时,该项指标的实现度分值记为100.00%。按公式(2)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得出表2。
经过计算,重庆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度总分值为91.07分(见表3),总体来看,重庆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通过对各目标层计算所得的分值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茶园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状态。
从目标层来看,土地利用状况目标层分值为94.02分,用地效益目标层分值为88.42分,管理绩效目标层分值为88.48分,目标实现较好。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在建企业于09年建成投产,使得园区土地开发程度提高和用地结构进一步改善;另大部分企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的用地效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我们还因看到3个目标层分值均小于100.00分,说明它们都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其中土地利用状况目标层提高空间较小,管理绩效和用地效益目标层提高的空间较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