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万亿!2021年全市招商交出漂亮成绩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1.71万亿!2021年全市招商交出漂亮成绩单
12月3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1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招商投资局晒出全年招商成绩单:预计全年完成合同引资1.71万亿元、到位资金3600亿元,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周 波市招商投资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小刚市招商投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紫璇市招商投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2021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一二三四五六”年度招商重点工作,服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亮点。
“一”是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招商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目标是全市招商合同引资1.6万亿元、到位资金320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合同引资1.71万亿元、到位资金3600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07%、113%,分别比上年增长17%、22%。
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支柱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招商。截至11月,工业合同引资8292亿元、占比49%,到位资金1920亿元、占比54%。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同引资占比约20%,科技创新类项目占比约3%,现代服务业占比约35%。
“二”是招商活动卓有成效,新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开展2个全市招商季,累计完成全年合同引资目标任务63%、到位资金目标任务71%。2021年西洽会集中签约10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285亿元,智博会集中签约9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524亿元。
成功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重庆市首届全球招商推介会、鲁渝协作产业推介会等活动。开展“三企入渝”,推动中国电子、中国化学、三峡集团等知名央企,复星、比亚迪、字节跳动等知名民企,康宁、博世、普洛斯等知名外企在重庆投资。实施龙头招商、强身招商、独角兽招商、瞪羚招商、育苗招商等五项工程,对接阿斯利康、圣戈班等企业,引进落地海螺集团、东方希望等企业。
截至11月,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431个,新引进长安高端品牌整车、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中科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
“三”是招商项目开工情况良好,资金到位率稳步提升。
1—11月,全市新开工招商项目1749个,同比增长86%,开工率提高到54%。其中,百项市级重大招商项目开工率达81%。新开工平安建设大健康产业园、网易文创数字经济产业园、恩捷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资金到位率21%、比2020年提高1个百分点。招商引资预计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招商统筹力度不断增强,招商氛围日益浓厚。
编制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十四五”规划,摘录汇编市级招商投资促进政策措施,推进招商投资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加快建设全市招商大数据平台,评选宣传重庆“蕞美招商工作者”,优化招商考核指标和活跃指数展示,对招商成效显著的区县(开发区)落实激励政策,持续激发招商活力、提升招商能力。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加强招商培训,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
市招商投资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波介绍相关情况唐蜜摄
部署2022年重庆招商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2022年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力争合同引资额与到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8%、17%左右,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下一步,市招商投资局将重点抓好五项任务。
持续优化招商季方案,开展三企入渝、渝商归渝、五大工程、展会招商等专项行动,聚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招商。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支柱产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引进利用内外资水平。
狠抓项目开工建设,举办重点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投达产)和现场观摩活动,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重点推进市领导会见项目、智博会西洽会集中签约项目,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进成渝地区和市内“一区两群”协同招商,加强东西部产业协作。
市级统筹推进打造招商政策制度平台、招商大数据平台,市区联动打造重点展会、示范园区等招商对接平台,加强招商宣传,扩大招商朋友圈,提高重庆招商影响力,着力服务全市高质量招商。
加强党建引领、人才保障,着力打造先进机关和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
市招商投资局副局长谢小刚回答记者提问。唐蜜 摄
市招商投资局副局长杨紫璇回答记者提问。唐蜜 摄
据了解,今年市招商投资局评选了“蕞美招商工作者”,能否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目前全市有一千余名在编的招商干部,这些招商工作者以“城市营销官”的身份推广重庆优良国际形象,打造科技创新核心优势,切实提升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重庆在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的生活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表达对这些招商工作者的肯定,树立先进典型,展示招商风采,市招商投资局会同市委宣传部开展了全市“蕞美招商工作者”评选。我们围绕事迹典型性、事迹感染力、招商贡献度、招商成效、招商专业性等多重维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综合评价,注重向基层一线倾斜,面向全市招商队伍评选10名“蕞美招商工作者”,其中有市级部门团队1个、区县招商干部5名、开发区及园区招商工作者3名、为重庆招商作出贡献的企业干部1名。发布仪式将于2022年1月2日在重庆卫视播出,欢迎社会各界届时收看。
此外,我们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来激励招商队伍。
一是在市政府常务会前定期通报区县、部门招商活跃指数。 通过视频方式展示部门和区县的活跃指数,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招商氛围。
二是推动招商工作经验交流。 我们今年在全市招商系统会议上,也特别安排了沙坪坝区、涪陵区、永川区等工作较好的区县来做交流发言。从招商签约、资金到位、项目开工等不同的侧重点介绍工作经验。同时,利用《招商工作动态》促进区县招商工作交流。
三是组织招商顾问团。 我们围绕产业招商、招商考核等,吸收区县(开发区)一线优秀招商干部组建顾问团,为他们颁发证书,定期不定期听取意见建议。今年评选的全市“蕞美招商工作者”,就有几名是来自顾问团。
四是对招商工作成效突出的区县(开发区)进行激励。 今年我们在规划自然资源部门支持下,对2020年度招商工作成效突出的两江新区、渝北区、永川区、垫江县和武隆区等5个区县(开发区)落实了累计2500亩土地激励指标。明年考虑通过给予考核加分和经费支持等方式,对2021年度招商工作成效突出的区县给予激励。通过这些措施,全市招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是大大增强了。
可不可以再具体详细介绍一下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开工情况?
近两年,全市重大招商项目的开工率都维持在60%以上,聚焦这一块工作,我们采取了很多推进措施。优化全市招商考核指标,加强对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的考核。落实项目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管理责任,统筹用好市级重大招商项目推进机制、重点项目招商工作专班的工作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加强要素保障和项目调度,积极解决环保、能耗、土地、人才、资金等项目落地中会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加强项目督查督办,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经过大家的努力,全市重大招商项目落地成效显著。
一是市领导会见项目方面。 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会见的项目中,已开工投产项目占比接近60 %,今年开工项目占比到了11%,其余很多项目也在顺利推进过程中。其中,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京东方(重庆)智慧系统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今年开工,进展也非常顺利。
二是市级百项重大招商项目方面。 今年共遴选100个市级重大项目,其中已经投产达14项,已开工67项,截至11月到位投资是843亿元。其中,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项目、华润12吋功率半导体基地项目等于今年完工投产。
三是重大展会集中签约招商项目方面。 2018年以来,智博会纳入跟踪督办的253个签约项目中,已经投达产的达到56个,开工(拿地)84个,预计2021年底累计到位资金1040亿元。西洽会纳入跟踪督办的300个签约项目中,已经投达产到了74个,开工(拿地)92个,预计2021年底累计到位资金710亿元。中电光谷(西部)科技城、华工智造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项目今年进入开工阶段。
今年重庆在推动区域协同招商,特别是川渝两地的协同招商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要求下,要提高站位、强化合作,推动协同招商、抱团发展。2021年,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推动成渝地区协同招商。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围绕共建“两中心两地”,今年3月份于我们与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共同召开了2021年联席会议,6月份,在上海,我们与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联合举办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共同推介川渝地区的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设立分会场并现场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二是推动市内“一区两群”协同招商。落实“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政策,全市16对38个结对区县计划建设23个产业协作园区,其中,“渝北区对口协同云阳产业园”“重庆江津·开州产业合作示范园”“璧山梁平产业合作示范园”等6个产业协作园区已正式挂牌运行。今年以来,对口推介企业推荐数目已经超过60家。
三是推动鲁渝协作招商。今年来,我市共引进山东项目62个,合同投资额442亿元。其中,14个鲁渝协作区县均完成任务,共引进项目28个,投资总额约145亿元,到位资金近3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了600余人,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非协作区县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引进山东优势产业优质项目34个,合同投资额297亿元。
请问市招商投资局在明年的工作计划中,是否有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香港地区的安排?
粤港澳大湾区在我们国家战略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重庆招商项目的重要来源地,而香港与重庆两地互设了办事机构,香港特区政府在重庆设有联络处,香港贸发局在重庆有办事机构,重庆市政府也在香港设有办事机构,重庆的一些国企在香港也有办事机构,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双方建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合作关系,香港一直以来都是重庆蕞大的外资来源地和重要的贸易市场。我们高度重视同大湾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
明年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在大湾区推介重庆和吸引投资的力度。
一是联合四川在深圳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共同推介川渝地区的优势产业,加强两大城市群的互动。
二是努力在大湾区多招一些项目。大湾区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很强,跟重庆有很多相契合的地方,比亚迪、腾讯、华为等大的企业都在重庆有项目,下一步我们还要瞄准大湾区,争取招引更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的项目。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外资招商。重庆正在打造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科技、商业、教育、健康医疗、金融、电力、电信等服务开放方面有很多很好的政策。我们计划通过大湾区特别是香港吸引更多的外资。
四是在政策、服务、生态等方面多向大湾区学习,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持续营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我们看到今年这张漂亮的成绩单,非常令人鼓舞,我们也观察到明年的疫情防控和外部经济压力依然存在,重庆招商面临哪些机遇,我们如何把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全市招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要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良好的机遇,加强区域协同协作,协同招商,与四川一起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川渝世界级产业集群。
要把握大数据智能化的机遇,继续加大“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的招商,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要抓住科技自立自强的机遇,大力引进名校名院名所、科研平台、行业平台、创新型企业及人才,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提升重庆市的创新能力;我们还要用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引进低碳技术,发展节能服务,做大绿色产业,推动我市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节能降耗,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们还要抓住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机遇,聚焦科技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教育、金融、卫生和社会工作、电力电信等重点领域,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依托制度创新,吸引中国100强民企、世界500强外企来渝投资,着力提升我市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加快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为了抓住用好这些机遇,我们将探索建立完善以“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专班、一个特色园区、一个智库支撑、一个责任机制”,“六个一”招商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题招商、精准招商,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加强信息集成、政策集成、服务集成,不断形成全市的招商合力、提高重庆招商竞争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另外,我们在明年也将联合有关部门,要推出一系列国际化的宣传推介作品,让世界更多的了解重庆,让投资人爱上重庆,让年轻人融入重庆,共同投资重庆的未来,真正做到“在重庆,渝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