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73号建议的复函
重庆市万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73号建议的复函
关于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73号建议的复函
您在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有效盘活李河辖区国有闲置资产发展中小企业的建议》(第373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区正在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构建“5+10+X”现代化工业体系,在2025年实现千亿工业,土地作为头部资源要素对于确保目标实现具有关键性的作用。2021年以来,经市政府同意对万州经开区管辖范围进行了调整,并集中规划分水镇、李河镇、龙沙镇、龙驹镇等4个中小企业集聚区、李河镇农副产品加工园及武陵镇船舶修造产业基地,规划面积0.77平方公里。目前,分水镇中小企业集聚区正在开展征地报批、施工图审查等相关前期手续办理工作,计划8月开工;李河镇中小企业集聚区正在开展厂房整修,已正式签约入驻企业1家;李河镇农副产品加工园正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武陵镇船舶修造产业基地已签订意向入驻企业6家,正在开展前期工商注册及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从目前建设推动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万州经开区内工业用地挂牌价约11万元/亩,而园外企业取得土地成本约35万元/亩,用地成本高,企业难以承担;二是整修闲置厂房及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费用高,属地企业难以承担;三是除4个中小企业集聚区、李河镇农副产品加工园武陵船舶修造产业基地以外,万州经开区外其余可用工业用地资源相对不成带不连片,且数量稀少。
当前,《万州区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方案》实施以后,充分调动了乡镇(街道)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乡镇(街道)要发展经济,土地作为头部资源要素必不可少,在可用工业用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盘活现有闲置土地资源,发挥蕞大效益,已成乡镇(街道)抓经济发展破题的关键所在。我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闲置国有资产有效利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
一是摸清闲置资产现状。对开展全区闲置厂房、闲置楼宇进行全面摸排,摸清面积、产权等相关情况,建立闲置厂房资源台账,推荐达不到入园要求的招商引资企业或搬迁企业入驻。
二是盘活利用闲置厂房。引导国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对闲置厂房、闲置楼宇进行整修、改造,通过“租售结合”的市场化模式,将闲置厂房出租给有需求的中小企业。
三是强化财政资金扶持。积极对接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水利局等相关部门,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三峡后扶、对口支援、中央转移支付等资金用于支持改建闲置厂房、闲置楼宇等;以项目化的形式对厂房改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补助。
此复函已经汪海云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答复函回执寄给区经济信息委,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600余亩,如:原通安驾校近100亩(产权为万州交通事务中心和万州交旅集团)、原李河驾校基地80余亩(产权为万州交旅集团)、原李河教导队近200亩(产权为区武装部);原水电建司近50亩(产权为长江税务集团)、原长江齿轮厂50余亩(产权为李河镇及万州交旅集团)等。
合理利用上述闲置资产发展工业企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土地性质为建设用地性质,可以解决我区建设用地紧张现状,由于城市扩展和规范中小企业管理,部分城郊散、乱、小企业面临搬迁,对建设用地需求愿望迫切,可以布局引进工业企业项目合理利用和发展,免去地块性质的转用相关程序;二是可以利用现有闲置房屋,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三是可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可满足近
100家中小企业用地需求,解决群众近3000人就业,同时增加地方财政税收。
拓宽盘活渠道,积极探索“租售结合”的新模式,将闲置厂房出租给小微企业或有需求的企业。
建议财政配套资金支持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修复完善。
协助招商,并给以企业相关优惠政策。
坚持为民服务导向,将部分空置的资产转化为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