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启动建设重庆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11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日前,重庆市政府正式同意包括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全市共10个平台区域建设重庆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下称联动创新区)。
首批联动创新区分别是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公路物流基地、黔江正阳工业园区、垫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阳工业园区。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2023年,重庆每年都会建设5个左右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联动创新区共有五个重点任务。一是全面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全面提升平台的开放发展水平。二是稳步推进权限下放与政策协同,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蕞大限度地激发联动创新区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活力。三是大力开展联动创新试验,与自贸试验区同步开展相关探索,努力形成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创新成果,探索一批体现区域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四是共同培育开放型产业体系,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五是不断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加快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枢纽经济。
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介绍,此次评定的10个联动创新区类别丰富、代表性强、基础较好、特色鲜明,既有国家级平台,又有市级平台;既有高新区、经开区,又有工业园区、物流园区,还涵盖了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场所,在资源禀赋、功能定位、产业方向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有利于实现差别化探索和错位发展。
“重庆自贸试验区已挂牌设立4年,在建设过程中,重庆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章勇武对重庆建设联动创新区的原因作出了解释。
他说,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承担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任,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取得的成果,只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复制与推广,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近些年,重庆许多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的区县和平台纷纷提出要求,希望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联动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建设联动创新区,不仅回应了诉求,也有利于提升开放平台的发展能级。
“包括浙江、四川、陕西地,在自贸试验区的基础上,先后建设了一批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先行区或协同创新区,效果良好。”章勇武说,下一步,重庆将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评定和推出机制,推动联动创新区与自贸试验区经验交流、成果共享。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