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今年签约69个新兴产业项目
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划分五大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域”的战略部署。两年来,重庆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差异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使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新的成效。重庆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
对线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划分五大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域”的战略部署。两年来,重庆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牢牢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差异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使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新的成效。重庆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
市信经委:根据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和功能区域定位,我们明确了各区域产业发展要求,都市功能核心**发展设计、研发、结算、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作为工业发展主战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两个生态保护区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依托资源禀赋、现有产业基础,**发展绿色、特色工业产业。
市经信委:结合五大功能区域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导向,我们把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作为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阵地。这十大新兴产业是未来重庆工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去年以来,我们把十大新兴产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目前全市新兴产业项目库达790个项目,总规模2万亿,今年以来,共签约项目69个、新开工项目37个、续建项目26个,新兴产业骨架开始成型。今年1-7月实现销售收入950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力争实现1万亿元规模。
市经信委:针对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战略部署,我们编制实施了《重庆市工业发展与园区布局规划》以及都市功能区、城市发展新区、两生态区园区发展规划,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全市园区建设管理。
近年来,重庆通过不断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已建成水空铁三个国家级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综合保税区的“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加之“渝新欧”功能的显现,重庆已成为中国内陆开放的“桥头堡”。
此外,在综合考虑各功能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因素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一批”要求,通过政策倒逼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
市经信委: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全市工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去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大关,同比增长1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增速位列全国头部;规模工业实现利润增长30.8%,增幅连续两年全国头部;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10.1个百分点;利润率6.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3.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速全国第二;规模工业利润增长26.6%,增幅居全国首位。
在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带动下,全市工业特色发展、联动协同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初步形成。
市经信委: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各个区域、各个区县、各个园区工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和服务。
**推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保障项目建设用地、落实企业能源供给、加强产业发展扶持、做好工业运行调度等工作,积极支持、帮助各个区县、工业园区策划和引进重大项目、**企业,精准服务、定向引导各区县和工业园区产业实现差异化布局、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万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