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重庆高新区三季度招商项目科技类占比超80%
近日,重庆高新区召开2020年三季度工作会。高小新从会上获悉,三季度,高新区招商签约项目67个,其中科技类占比超80%。
其中,有不少重大前沿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引领科技创新。比如,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签约的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项目。
该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重点聚焦于大规模前瞻性的中国自然人群资源体系建设。计划5年内,将建设百万量级中国自然人群队列,采集以血液为主的体检剩余生物样本和健康疾病信息;建设具有千万量级样本存储与信息管理能力的标准化人类资源库;对收集样本健康信息进行长期追踪,结合人群基因组学数据形成中国人群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
“遗传基因潜藏着什么样的健康状态?后天经历了什么,会导致什么样的状态变化?”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岩介绍,要掌握普遍规律性,就需大量的基础数据研究。中国缺乏大规模的标准化、系统性的基础数据,导致很多原创性研究无法开展,因此需要拥有能够用于研究人体健康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作为资源支持。
“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可通俗化的理解为:“存放的是人体的生理样本和生理数据。李岩说,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将汇总出一套健康医疗大数据,为健康、医疗研究、生物医药技术产业产品研发、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与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对“常见疾病是遗传基因引起,还是后天环境导致的?”等问题进行研究。在确定致病原因后,开展对症治疗,蕞终实现针对每个人的精准健康管理。
高小新了解到,该项目采用重庆市政府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模式,拟布局在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谈及该项目为何落户在高新区,李岩表示,重庆正大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重庆高新区也在规模布局大健康产业,这对于建立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
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符合重庆市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发展定位,通过建设自然人群队列直至获得健康医疗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为健康研究和临床服务,促进健康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提升健康管理观念,推动国内的精准健康研究。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抓紧抓实科学城建设重点任务,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加快推进重要创新平台载体、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