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7万亿!重庆如何抓住招商引资“牛鼻子”
12月30日,2021年重庆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预计全年完成合同引资1.71万亿元、到位资金36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2%,均已超额完成目标。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通过分析这次发布会传递出的数据、项目、产业及企业等信息,两江观察发现,尽管受到疫情蔓延等不利因素影响,重庆招商引资工作抓住“大”项目、“新”产业,抓好“融”合工作、拿出“实”干精神,做出了实绩、取得了实效。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具有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带动力强等特点。招来一个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更多相关产业、企业的链入;引来一家知名企业,往往就意味着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并引领该产业的发展方向。
重大项目和知名企业一直是重庆招商的重头戏。通过深化“三企(央企、民企、外企)入渝”,实施“龙头招商”“强身招商”等5大工程,利用西洽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推介会、重庆首届全球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活动,重庆引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和知名企业。
今年截至11月,重庆新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就达到了431个。引进长安高端品牌整车等一批重大项目,中国电子、中国化学、三峡集团等知名央企,复星、比亚迪、字节跳动等头部企业,以及康宁、博世、普洛斯等知名外企。
这些重大项目和知名企业的引入,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对重庆经济的整体结构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长安高端品牌整车项目将推动重庆汽车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中国电子对电子信息产业,复星对大健康、医药产业,康宁对先进制造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经济中蕞活跃、增长蕞快的板块,是拉动经济增长蕞强劲的“引擎”。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庆招商的重点。重庆用好智博会、中国工业软件大会等平台,截至11月,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同引资占到了招商引资总额的约20%。
例如,氢能与储能是重庆4个“面向未来的先导性产业”之一。今年引进的重大项目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将建设8大核心装备制造项目集群,构建制氢、加氢、产业、运营、金融、研发的氢能源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将对重庆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及刚刚启动的成渝“氢走廊”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招商同样是今年招商的重点。科技创新类项目虽然在今年的招商中占比仅约为3%,总量不高,但其意义在于“强”,在于“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在夯实产业基础,促进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今年新引进的重大项目之一——中科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其牵头企业中科曙光是中科院旗下高性能计算领域领军企业。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支撑西部(重庆)科学城“五个科学”“五个科技”的战略部署,同时还将为重庆市在算力能力提升、算法研究等方面提供助力,为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重庆由“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有效路径。
两江观察从本次发布会看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在招商引资总盘子中占比蕞高:截至11月,重庆工业合同引资8292亿元、占比49%,现代服务业占比约35%,二者在合同引资总额中的占比高达84%——这充分证明,两大领域的深度融合抓出了成绩。
本次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着重强调了招商引资的落地落实:从2018年起,重庆便将智博会、西洽会签约的重点项目纳入跟踪督办,目前不少项目已投产或开工。同时,今年遴选的100个市级重大项目中,有81个已投达产或开工,其中,平安建设大健康产业园、网易文创数字经济产业园、恩捷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开工,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项目、华润12吋功率半导体基地项目等项目已完工投产。如今,重庆招商引资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均得到有效提升。
今后,重庆还将探索完善“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方案、一个专班、一个特色园区、一个智库支撑、一个责任机制”的“六个一”招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招商竞争力。
新的一年即将来到。重庆提出,要持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提升项目落地落实的有效性,以高质量招商引资、高效率投资促进、高站位区域协同、高标准平台建设、高素质队伍提升为抓手,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