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全团建议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admin8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34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3月3日下午,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全团建议《关于推动重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坚持将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扎实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重庆笔电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智能产业的发展位于全国头部方阵,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据统计,重庆2021年数字经济增加值为7581.12亿元,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200亿元。2019-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15%,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要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域治理体系数字化重塑。针对当前发展数字经济的短板弱项、突出问题和机遇挑战,代表们从治理体系、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数据价值、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支持重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法治建设

  加快数字经济领域立法步伐,进一步发挥法治的引领、促进和规范作用,保障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从全国层面推动数字经济、电信立法工作,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和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数字经济法治环境。

  二是鼓励地方开展数字经济立法探索,支持重庆等地加快开展数字经济立法调研工作,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

  三是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风险防范机制。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自立自强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完善是创新驱动发展、重塑发展优势的核心环节,亟需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资源转化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一是在全国层面健全技术创新容错机制,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倒逼、引领、替代、转化”四张清单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创新政策环境。

  二是在全国层面健全创新投入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税收、财政扶持等政策引导作用,引导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创新激励。

  三是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创新特点,分别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加大中试基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打造区域协调和优势互补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一是出台数字产业梯度转移政策,通过产业链布局、重大项目调度,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合理分配产业资源,推动中西部地区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二是支持东中西部地区企业共建产业联盟,打破行政壁垒与区域分割,支持企业开展跨行政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相互参股,对入驻西部的数字经济企业叠加享受西部大开发与高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加大对西部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力度,支持重庆建设国家先进感知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西部优势高校院所和企业牵头建设数字经济技术及产业创新平台。

  以数据采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为重点,加速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切实增强数据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作用。

  一是建议国家层面加快研究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易管理制度,支持重庆等地方参与制度建设研究和改革试点,支持重庆深入建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推进数据合法合规交易。

  二是优化完善数据标准规范,加快推动数据开放、数据安全、数据治理、行业应用、质量评级等标准建设,鼓励相关标准规范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支持基础较好的省市参与大数据领域国际规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坚持面向需求、面向应用导向,支持重庆有序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基础条件。

  一是将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作为专项债的支持重点,支持重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二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专项设立,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上对电力供应、能耗指标上给予适当倾斜。

  三是加强示范推广,支持重庆建设“千兆城市”,支持重庆工业园区开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积极参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现引领作用,形成品牌效应。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重庆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1重庆市科协年会系列活动 消费品产业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2021重庆市科协年会系列活动 消费品产业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本次论坛作为2021重庆市科协年会的专题论坛之一,围绕推动消费品产业规模化、高质化、集群化发展,为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分享。   论坛中,专家们就科技赋能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重庆市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云伍教授演讲的报告是《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明...

三峰环境: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公司总部所在的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目前处于封控状态

三峰环境: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公司总部所在的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目前处于封控状态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1月28日讯,有投资者向三峰环境601827)提问, 尊敬的董秘: 你好 请问打公司的电话,这几天为什么没有人接听?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公司总部所在的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目前处于封控状态。如有问题欢迎在e互动提问或发送至公司邮箱,我们将及时回复。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德感工业园

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德感工业园

  重庆德感工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是重庆市首批16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同时也是江津区经济主战场之一。园区地处江津主城德感片区,东接几江主城,南临万里长江,西靠缙云山脉,北邻滨江新城;总体规划面积27.5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约13.8平方公里。   产业基础雄厚。园区是重庆市高新区的重要组团,重点发展粮油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汽摩及零部件三大产业,累计引进奥赛能...

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在渝成立br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按照“一园多区”进行布局

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在渝成立br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按照“一园多区”进行布局

  10月9日,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在重庆市北碚区揭牌成立。据了解,这是全市首个国际中小企业集聚区和示范点,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可容纳企业1000家以上。   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按照“一园多区”进行布局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10-10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龙丹梅)10月9日,中新(重庆)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在重庆市...

光大银行重庆分行:聚焦实体所需

光大银行重庆分行:聚焦实体所需

  6月28日,光大银行重庆分行迎来26周岁生日。多年来,该行在监管部门、光大集团和总行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秉持“审慎、稳健、合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金融“活水”。6月26日起推出“光耀巴渝廿六载 大有可为扬新帆”系列,展现光大银行重庆分行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的做法、成效和亮点。...

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园区二级节点(巴南经济园区)正式上线

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园区二级节点(巴南经济园区)正式上线

  全国首个!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园区二级节点(巴南经济园区)正式上线   来源标题:全国首个!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园区二级节点(巴南经济园区)正式上线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系列活动全国首站在重庆市巴南区成功举行。活动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全国首个园区二级节点(巴南经济园区)正式上线,标志着重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和应用部署进入新阶段。  ...

关于对江津区白沙镇(含白沙工业园)城区采取临时防控措施的通告

关于对江津区白沙镇(含白沙工业园)城区采取临时防控措施的通告

  关于对江津区白沙镇(含白沙工业园)城区采取临时防控措施的通告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5日10时起,对江津区白沙镇(含白沙工业园)城区采取临时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一、对上述区域开展核酸检测筛查,检测频次需要研判确定,具体检测...

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助力江津白沙农村路网建设

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助力江津白沙农村路网建设

  近日,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向白沙片区城乡融合发展建设项目发放贷款1.12亿元,切实助力江津白沙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农资产品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促进农户增收。   助力江津白沙农村路网建设。农发行重庆市分行供图   白沙工业园是国家农业部授牌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重庆市机械加工基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