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何以“近悦远来”?“魅力之城”重庆2022开年观察

admin8个月前 (09-29)重庆产业信息26

  在社交媒体上,重庆是深受网友喜欢的城市。雾都、火锅之都,轨道交通飞檐走壁,“赛博朋克”夜景等标签,都在折射它近悦远来的魅力。

  但这座地处中国西南的直辖市并不只是外在形象的“网红”。它以开放的姿态,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高地,凭借连接世界的水陆空通道,不断集聚的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才、资本和企业。

  2022年伊始,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的背景下,记者走进这座城,感知它的吸引力。

  区内的四川力登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交接班一路小跑,订单工期已排到除夕。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技术总监邓勇说,2021年公司盈利近5000万元,一举扭转连续6年亏损的尴尬局面。

  7年前,力登维公司从重庆搬到四川邻水县高滩园区,陷入尴尬:园区到重庆主城仅30多公里,却要在山路颠簸两个多小时;园区缺水,公司生产受影响,不少客户来考察后直摇头。

  重庆主城到园区原本规划了快速通道,但因行政区划阻隔,修到川渝交界处就“断头”。

  2020年底,四川广安邻水县高滩镇与重庆渝北区茨竹镇交界地带,被批准启动建设川渝高竹新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加快规划编制、基础配套、交通建设等一体化。

  去年6月,断头多年的“南北大道”通车,新区到重庆主城车程缩短至1小时以内,周边水库的水源引到新区;区内企业能获得广安较低的要素成本,也能享受两地优惠政策。截至目前,高竹新区已入驻企业167户。

  重庆的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做大,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不强等短板存在。怎么办?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川渝携手建设西部科学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西部(重庆)科学城启动建设一年多以来,集聚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近140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近540个。

  联合成立汽车、电子产业工作专班,共建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两大产业全域配套率达80%以上……

  联合制定新兴发展方案,计划到2025年,川渝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在成都工作的重庆人曾庆堂,蕞近回重庆买房,让他惊喜的是,仅十几分钟就办好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手续。

  “原以为异地办理公积金贷款很麻烦,没想到两地实现公积金信息共享互认,手续很便捷。”曾庆堂说。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无缝衔接”,异地就医实现“即时办”……两地推出210项“川渝通办”事项,办件近600万件。

  “唱好成渝‘双城记’,将促进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和高效聚集,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激发西部地区内需潜力。”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说。

  1月4日,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11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这座长江上游头部大港口,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是西部地区联通全球的“中转站”,现在如虎添翼。

  “重点项目的竣工,将为西部地区货物出入境提供高效的口岸服务。”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局长郑航说。

  十多年前,深处内陆的重庆要“绕一大圈”才能联通世界。重庆产品出口要么向东经沿海地区“漂洋过海”,“豆腐等成了豆腐乳”,要么通过空运,“豆腐运出了肉价钱”,投资者望而却步。

  突破从交通开始。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 “渝新欧”和首条西部陆海新通道线年先后在重庆诞生,缩短西部与欧洲、东南亚的时空距离,通过果园港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

  1月17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列中国摩托车出口老挝专列从重庆团结村站发车,经中老铁路前往老挝。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已成为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新线路。

  向东,长江黄金水道优化,重庆开通渝甬班列,货物直抵宁波舟山港,通往世界;

  向西,中欧班列(成渝)2021年开行超过4800班,约占中欧班列总量三成,开行量和货值货量均居全国首位,通达欧洲100多个城市;

  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2021年目的地拓展至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5个港口,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开行量增长;

  向北,“渝满俄”班列北上穿越西伯利亚,直达莫斯科,实现常态化运营,开行频次增加……

  开放的重庆,吸引诸多全球资本、跨国企业纷至沓来,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加快补链成群。

  新年伊始,两江新区的三一集团西南首个智能化“灯塔工厂”,机械臂舞动、大型自动化物料运输小车穿梭,这里约17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大型挖掘机。“项目落户重庆,除辐射西南市场,还能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工厂负责人说。

  1月6日,中国、老挝、新加坡三方企业,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通过线上形式,在金融服务、物流与供应链、园区开发、国际贸易等方面对接。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2015年启动。截至2021年底,项目签署商业合作项目162个、金额250亿美元。

  “项目不设地理边界,没有领域限制,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致力于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联通。”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局长曾菁华说,未来5年,将重点加强开放通道建设、加强重点示范项目建设、提高制度型开放水平、积极扩展合作领域。

  这座千年来依丘陵而建的山城,今天正以四通八达、不断延伸的筋骨,加快拥抱世界。

  大寒时节,重庆山城巷。这个依山而建的老街巷,被誉为重庆“建筑博物馆”,一些游客沿石阶而上,看吊脚楼,到网红店打卡。

  “以前步道又窄又挤,只能摆下两三张桌子,下水道等设施也不行,现在这里改造了,环境好了,我的店也扩大了规模。”在山城巷开火锅店的老印说。

  不同于推倒重建,山城巷的“微更新”改造,既原汁原味展现重庆山地街区的风貌,又在公共设施上进行升级。

  这是一座人口3000多万的超大城市。漫步主城区大街小巷,不少曾经杂草丛生的坡地、堡坎、崖壁,已变身社区公园和绿地。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2021年重庆治理提升300多个坡坎崖滩项目,建成投用2000多公里山城步道,长江、嘉陵江两岸徐徐展开山水之城美丽画卷。

  山城重庆的特殊地理环境,孕育出一种独特的职业,人称“棒棒军”。他们曾活跃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手拿一根粗壮的竹棒,无所不搬。

  十多年前,“山城棒棒”冉光辉肩扛重物、手牵孩子的照片感动网友。今天的冉光辉还在当“棒棒”。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也送外卖,月收入三四千元。

  交通越来越方便,曾经浩浩荡荡的“棒棒军”,人数在减少,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网红之城”还有新名片。长嘉汇、艺术湾等新的打卡地不断涌现,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近水亲山、文脉传承的公共空间。

  走进渝北区一点五支路片区,一座有19栋单体楼、1166户居民的老旧小区,停车场、休闲广场铺设一新,工人们正安装电梯……

  “楼上是住户、楼下是商户,以前管网堵塞、停车难、油烟扰民等矛盾纠纷多。现在小区经过改造,活动空间有了、矛盾少了,住着舒心多了。” 居民龚安敏说。

  未来五年,重庆将实施约1亿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塑造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2022开年城市一线观察丨何以“近悦远来”?——“魅力之城”重庆2022开年观察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缅产业园落户两江新区聚焦产业投资等领域

中缅产业园落户两江新区聚焦产业投资等领域

  中缅产业园签约现场。新华网发(刘力摄)   重庆两江新区、中国缅甸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缅甸)重庆代表处、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在两江新区打造中缅产业园。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淑斌表示,三方将发挥各自在资源、政策、产业、区位、通道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在科技创新、贸易物流、数字经济、餐饮旅游等领域及产业投资、...

再添生力军西部智能阀门铸造产业园开工

再添生力军西部智能阀门铸造产业园开工

  2月28日,重庆垫江西部智能阀门铸造产业园开工活动举行。该产业园将补齐阀门全产业链条,垫江阀门产业再添生力军、迎来新突破。   产业园开工活动现场(龚长浩 摄)   本次开工的铸造产业园是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产业园占地300余亩,将分两期建成。   一期占地约100亩,建设11栋厂房(含办公...

农发行江北支行投放超2亿元支持两江半导体产业园区建设

农发行江北支行投放超2亿元支持两江半导体产业园区建设

  近日,农发行重庆市江北支行投放信贷资金2.23亿元,支持两江新区水土园区两江半导体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以及附属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当地产业升级。   据了解,两江半导体产业园是2018年智博会签约项目,是两江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总占地面积377亩,建筑面积约44万平米,致力于建设成以半导体产业为核心,IC设计为重点,辐射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

到2025年 重庆将建10个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

到2025年 重庆将建10个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5日14时15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陈雨轩)为加快推动重庆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基本形成特色引领、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绿色发展的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产业园区(以下统称“园区”)是指两江新区、高新区...

加快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 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揭牌成立

加快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 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揭牌成立

  该园区由遂宁和重庆市潼南区共同筹建,设置临时党委和筹备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全面工作。   去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复同意设立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提到要在两地一体构建“双中心、三走廊、一园区”空间形态,“一园区”即为建设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   按照部署...

又一次牵手!两江新区鱼复新城与宜宾三江新区签约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又一次牵手!两江新区鱼复新城与宜宾三江新区签约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3日10时10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陈雨轩)10月12日,重庆两江鱼复新城与四川宜宾三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推动川渝合作走深走实提供重要支撑。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以来,两江新区、宜宾市之间的全方位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两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双方在唱好“双城记”...

园区简介

园区简介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以下简称西永园区)成立于2005年8月,是国家发改委审核的国内规划面积蕞大的微电子产业园,是重庆市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   西永微电园位于重庆主城西部,规划面积43.8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6.9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7.4平方公里,寨山坪生态区9.5平方公里。西永园区地理区位和环境优越...

多维协同一体共进 川渝2021年制造业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多维协同一体共进 川渝2021年制造业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重庆、四川两省市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取得积极成效。   重庆、四川两省市在省级制造业专项规划起草过程中,围绕制造业专项规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空间布局、重大项目等内容,进行了全流程深度衔接,统筹谋划共同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改革事项,确保两省市制造业发展方向一致、步调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