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连开三场签约活动看渝中区招商引资如何实现“开门红”?
签约企业中不乏正威国际 赛迪奇智
随着重点项目的签约落地,渝中区商贸服务业正在逐渐回暖。
招商引资是提振经济的“源头活水”
作为我市中心城区的渝中区抢先一步
主动“走出去” 把项目“请进来”
谈了一年多的项目 迎来“临门一脚”
嘉陵江畔的大石化新区,一栋栋摩天大楼直插云霄,勾勒出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强企业正威国际供应链运营管理中心在渝中区签约落户后,便直接“拎包入驻”新区工业软件产业园。
“现在,正是大干一番的时候。”项目负责人张玲信心满满。这天,她通过视频会议,与几家大型供货商商讨了预算方案。在她看来,经济社会回归正轨后,上下游市场将更加活跃。正威国际正瞄准金属新材料这一细分领域,打造产业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进出口报关等服务。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正威国际集团第二总部就正式落户渝中区。从那时起,渝中区便及时跟进这一商机,希望将其西南地区的供应链运营管理也纳入总部业务中。
“和集团公司谈了一年多,离项目落地却总差临门一脚。”一直跟进这一项目的渝中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工作人员刘怀引感慨道。
正威国际所属的集团公司位于深圳,受疫情影响,这一年多来,双方大部分会面都在网上进行。为了保障项目落地,他们除了每周召开一次线上对接会 ,及时了解项目需求外,还频繁使用微信、电子邮箱、视频连线等云端方式与客户保持联系,完善招商方案。
“对企业而言,千封邮件也抵不过来实地看看。”张玲笑言。去年12月,国务院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刚刚发布,他们便与渝中区招商局取得联系,迫切地想来看看。这天,她搭乘的航班刚刚降落在江北国际机场,就收到渝中区政府发来的欢迎短信。当她拖着行李箱,一路小跑走出候机厅时,一眼就看到人群中等候的刘怀引,这让她莫名有些感动。
接下来两天,刘怀引带着张玲走访了大石化新区,了解园区布局和配套服务,又打卡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看着笔直的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一家挨着一家,热闹的街景让她心里踏实多了。
“交易结算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张玲坦言,起初担心西南地区的金融配套无法支撑项目运营,才迟迟不敢落子。根据她的调研报告,集团公司又与渝中区进行了多次接洽,终于促成了这一重大项目的落户。
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已集聚一批新型医疗企业。
除了为到访企业服好务,千方百计将项目“留下来”,渝中区各外出招商团队也动作频频。自去年12月以来,全区已派出4支招商队伍分赴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发达地区,与意向企业面对面洽谈,寻觅商机。
1月10日,由渝中区招商投资促进局主要领导带队的新一支招商队伍再次出发,在未来五天里,他们将辗转深圳、珠海、汕头等多个地方,将聚焦工业软件、信创、区块链等优势产业,寻求新的合作项目。
“为了这次出行,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渝中区招商投资促进局局长王永强说。早在出发前一周,他们便围绕渝中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这一重点产业,绘制了国内产业链“全景图”,精准梳理产业目标企业,分级分类建立产业链“客商库”和“项目库”,为精准招商奠定基础。
渝中区楼宇经济促进会成立大会现场。
位于珠海的一家智能研究院是国内从事工业软件开发的顶级院所,与其达成初步合作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企业是否落户一个地区,无非看重两样东西,一是政策,二是服务。”王永强说,今年以来,渝中区结合市里出台的 “满天星”行动计划,针对软信产业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涉及场景打造、人才招引、市场主体培育等,正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针对人才招引,我们就重磅发布了 ‘黄金十二条’,对带项目落户渝中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科研经费、贷款贴息、场地免租等一系列扶持。”在王永强看来,只要用足用好这些政策,此次招商洽谈十拿九稳。
而对十八梯文化发展公司商业部副总经理苗丰而言,外出招商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早在一周前,他就跟随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前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开拓商机。
十八梯是母城文化的发源地,公司以文化为主轴,在原址上连片打造了“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今年下半年,风貌区E区即将开业,他们打算引进一批酒吧、咖啡馆、特色餐饮,搭建年轻人喜爱的夜间消费场所。
“起初还担心疫情会影响夜经济的繁荣,没想到年轻人的消费活力还在,市场潜力很大。”田丰说。期间,他们走访了上海淮山路、杭州新天地等夜间消费地标,并从中发现了许多新趋势、新玩法,这将帮助他进一步优化项目规划。
岁末年关,正是决战全年经济的关键节点。早在去年12月初,渝中区便抢抓黄金窗口期, 在全市率先召开了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议,围绕“招龙头、引上游、接下游、带配套”的思路,推动形成“引进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集群式招商效应。
大胆走出去,把项目“请”进来,这一波“操作”为渝中区带来了什么?去年12月20日,在渝中区举办的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大龙云、渝城数字、布洛克等17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吹响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集结号。在随后的两周时间里,渝中又相继举办了两场集中签约活动,涉及商贸服务、总部经济等重点领域,揽金近200亿元。
“随着一个个实招、硬招破冰破局,一批批大商、优商、好商纷至沓来,为渝中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大石化新区,正在建设中的陆海国际中心一片火热。作为国际中心主要商业载体,重庆100 MALL已进入蕞后装修阶段,上百名工人抢抓节前施工期,正对大厦收尾工程进行赶工。
截至目前,重庆100 MALL已完成约70%的招商,云集了老佛爷百货西南首店、TSUTAYA BOOKSTORE茑屋重庆首店、blt超市、奈尔宝家庭中心等多个首店首牌。
不仅是陆海国际中心,解放碑华润项目、较场口半岛天街项目等新地标项目也将于春节后齐齐亮相。这些新业态、新场景的引入,加速了渝中区商贸消费的复苏回暖。
元旦假期,渝中多家商场客流量实现增长。
来自渝中区商务委的数据显示,元旦期间,全区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63亿元,商圈客流销售稳步回升,约恢复至去年同期的九成水平。
“全力拼经济,我们已具备了稳扎稳打的决心。” 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他们将继续谋划一批重大招商项目,着力引进一批“链主”“龙头”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实现年招商引资额在550亿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渝中区还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引进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服务,着力解决“审批周期长、项目落地难、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储备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助力渝中区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都市。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