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40·蝶变】厂房林立→高楼耸立老工业基地→新兴国际商务区看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蝶变
原标题:【渝中40·蝶变】厂房林立→高楼耸立 老工业基地→新兴国际商务区 看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蝶变
化龙桥片区作为重庆市改革开放以来蕞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全面启动拆迁;
以重庆天地为核心的化龙桥片区,正式被重庆市授牌为“重庆国际商务区(IBD)”;
化龙桥专业服务集聚示范区(法律服务)被认定为全市首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化龙桥蝶变为集高档商务中心、时尚休闲、生态景观、商业集群、高端住宅于一体的国际商务区。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企业纷至沓来、汇聚于此
地处化龙桥国际商务区核心的重庆企业天地,由10栋甲级写字楼组成、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企业天地以其完善的服务功能和丰富多元的休闲商业配套,成为不少跨国企业进驻西部的首选之地。目前,企业天地已吸引了ABB、三菱、大金、电装、罗克韦尔、施耐德电气、外企德科、德勤等世界500强及各类大型企业的入驻。
为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发展,未来,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将强化与市、区级产业部门间的沟通力度,主动前往发达区域开展招商工作,保证外部招商信息及时;建立“楼宇业主-部门-管委会-街道”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楼宇专管员制度,充分保障内部信息对称;进一步丰富各服务中心平台功能,拓展工商平台业务范围,增加综合政务、税收等业务办理功能;完善重点项目跟踪机制,及时跟进平台型、总部型、创新研发型项目落地,确保与产业部门实现项目的无缝对接,确保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还将通过强化楼宇集聚,在企业天地形成以鹏程保险代理、合众保险公估为主的新型金融、智能金融集聚,预计2020年可达到15家以上规模,同时还将助推中科招商产业园搭建好金融上市平台
根据规划,到2020年,该上市基地3年累计落户上市企业6家,专业服务机构30家;到2022年,上市基地有望成为境内外上市辅导企业集聚中心,区域境外交易平台辅导代理机构超过15家,5年累计落户上市企业20家。
增强“大坪大健康集聚示范区”聚集力与辐射力
目前,“大坪大健康集聚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载体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不含院校及公立医院),集聚大健康相关企业近300家。
一直以来,大石化新区管委会十分重视辖区民营医院的发展,全力帮助民营医院解决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引入竞争机制、创新办医模式、改善医疗环境、向社会提供多元化服务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打好“组合牌”,将辖区内的医疗资源进行再组合、再升级,进一步激活辖区医疗资源,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根据相关规划,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将围绕“环重医医疗产业带”,打造联通大厦国卫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时代汇创瑞医疗成果转换中心,创建重庆医科大学国家级医学研发基地。其中,联通大厦国卫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将作为“环重医医疗产业带”核心节点,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合作,建设世界健康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大健康智库,打造大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同时,建设国际远程医疗协同中心及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首期已确定引入克利夫兰医院等一批龙头企业。
随着数百家跨国企业的入驻,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工作、生活。为让地区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同向,让社区建设适应高端人群、外籍人士及现代服务型企业日益增加的趋势,满足其对优质便捷服务的需求,自2016年红岩村国际化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红岩村社区不断探索实践“融入式”国际化社区建设新模式,已初步形成国际化的居民自治与社区共治良好局面。
通过引入“筑梦屋”外籍人士服务站,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及社区公益活动等方式,红岩村社区不断为辖区外籍居民提供各类优质服务,让这些“洋居民”能够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把国际化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着力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生活社区,为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未来,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将加快写字楼教育、卫生等相关配套的建设,有效提高入驻率;在企业天地1号楼裙楼预计10万平方米的商业占地,引入中、高端品牌打造高端零售业;着力打造重庆天地特色风情街,做好特色商业布局。同时,随着万科458米高端商务楼宇“嘉陵帆影”项目复工,化龙桥立交、红岩村大桥、红云路和轨道5号线号线等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化龙桥片区区位优势逐渐显现。
根据规划,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还将着力推进重庆中医骨科医院建设,对二十九中(红岩村校区)、红岩村小学与石油路小学等教育资源进行提档升级,加快化龙桥片区首家公办幼儿园——渝中区蒙正幼儿园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区域功能;实行全域车库车牌识别全覆盖,推进区域楼宇电力、安全监控全智能化;增加区域LED屏幕数量,设立具有良好昭示性的国际商务区标识;深化创意文化节、亲子欢乐节等各类活动形式内容,不断强化商圈品牌活动建设。
“海纳百川、迎八方宾客”的“西门户”
小编从见证、口述、面孔、蝶变4个角度
编 辑:金 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重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